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06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71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建立水库优化调度响应曲面方法,有效解决导致水库调度困难的来流不确定性问题。响应曲面包含了水库最优运行方案信息,它可以将水库状态、入库流量、泄流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水库运行决策方案可按照径流预报以及创建的相应曲面进行准确、快速的定位。对于长期运行水库来流不确定性影响,建立水库优化调度响应曲面可以为水库运行调度提供依据,其应用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2.
在分析SUV汽车尾门外板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应用NURBS理论的外板三维模型创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在CATIA V5中创建了外板曲面的主特征,然后在主特征的基础上制作出附加特征,并分别应用反射线、等照度线和多截面曲率梳方法对尾门外板的曲面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被测曲面达到了A级曲面的各项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的尾门外板加工制造、安装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目前帆形板水火弯板工艺参数的确定是水火弯板研究的热点之一。在深入研究成形曲面与检测曲面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大曲率帆形板水火弯板火路坐标参数生成方法,该方法将成形曲面与检测曲面在同一坐标系下进行对比,获取成形曲面特征曲线与检测曲面相应特征曲线的交点坐标;对于横向未成形,则交点坐标点的连线为下一步火路坐标,对于纵向未成形则布置在交点坐标附近。最后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可望在帆形板水火弯板火路坐标预报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4.
改进张友正标定法在船舶曲面分段测量装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船舶曲面分段测量装备开发中,以视觉检测中的摄像机标定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开源计算机视觉函数库OpenCV中的摄像机模型,使用张正友基于平面模板的方法进行标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透镜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因素的影响。文章在标定之前讨论了摄像机结构参数的设置问题,以期更合理地布置摄像机摆放位置。文中给出了详细的标定步骤,并提出基于多项式拟合的摄像机标定方法。该算法充分发挥了OpenCV函数库的功能,提高了标定精度和计算效率,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移植性,可以满足船舶曲面分段测量装备视觉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5.
应用三维船体曲面模型进行破舱稳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舱稳性的计算是船舶设计中比较复杂的一项计算内容。M axsurf软件能够建立船体的三维曲面模型,从而可以方便、准确地进行破舱稳性的计算。介绍了应用M axsurf建立船体的三维曲面模型进行破舱稳性计算的经验与体会,并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06.
Outliers in point clouds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surface reconstruction directly. Most of outlier removal methods just remove those outliers far away from the real surface and are only applied to handle watertight surface. In this paper, a two-step outlier removal procedure is proposed to filter the point clouds acquired from the gray code and line-shifting technique. The first step is to remove the outliers far away from the real surface. Some feature point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point clouds to construct an initial surface. The points with distances to the initial surface greater than a given threshold are removed as distant outliers. The retained points are linked into lines in each structured light sheet using their Voronoi diagrams. Some of lines which are very close to the real surface are removed as near outliers in the second step.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y effective in removing outliers fo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oundation ite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470488)  相似文献   
107.
It is important to reconstruct a continuous surfac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int cloud scanned from a human body. In this paper a new implicit surface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construct the human body surface from the point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s (RBFs) and adaptive partition of unity (PoU). The whole 3D domain of the scanned human body is firstly subdivided into a set of overlapping subdomains based on the improved octrees. The smooth local surfaces are then computed in the subdomains based on RBFs. And finally the global human body surface is reconstructed by blending the local surfaces with the adaptive PoU functions. This method is robust for the surfac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canned human body even with large or non-uniform point cloud which has a sharp density variation. Foundation ite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0575139) and the Shanghai Special Fund of Informatization (No. 088)  相似文献   
108.
为了使控制器既能具备鲁棒与非线性特性,又保持传统PID控制器的优势,拟采用基于神经元嵌入模糊控制表的阵列式非线性控制器.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将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领域中,基于KS函数凝聚算法的三维几何外形磨光方法应用到控制曲面光滑拟合中,为子控制器的平滑转换与控制器参数自调整算法收敛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9.
运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基于患者的头部CT数据,构建了颅骨的三维模型;数字化设计了钛板颅骨修复假体.虚拟装配结果表明该修复假体与缺损部位良好吻合;采用有限元法对钛合金颅骨修复假体进行了强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假体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下一步数字化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为提升沥青混合料路面的路用性能,有效化解岩沥青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的不利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并基于汉堡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不同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掺量下的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及抗疲劳特性评价。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的复合增强作用,可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抗疲劳特性;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预测,获得玄武岩纤维和岩沥青的最佳掺比分别为0.495%和7.6%,且经试验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计算准确度均>98%,此最佳掺比下,沥青混合料表现出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