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6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1767篇
综合类   685篇
水路运输   576篇
铁路运输   959篇
综合运输   7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单线隧道内架空接触网的现有悬挂方式分析,提出满足160km/h及以上运行速度要求及隧道内接触网狭小安装空间条件的铰接式斜悬臂方式,该悬挂方式具备结构简单、施工和维护简便等特点,适合于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新建单线隧道或既有隧道内提速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52.
柔性墩箱梁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衡阳东阳渡湘江大桥东引桥施工实例,介绍顶推连续箱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3.
介绍公路施工中斜弯坡桥坐标高程计算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多种软件优势计算桥梁坐标高程的方法:用道路三维坐标软件计算主轴线坐标,再用EXCEL进行辅助计算、CAD进行校核。并用两个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4.
代洪 《汽车维修》2005,(8):23-25
奇瑞东方之子2.0L轿车采用4G63S4M型四缸直列、单顶置凸轮轴(SOHC)、16气门、多点燃油顺序喷射发动机。  相似文献   
55.
微机可控顶驼峰自动调速系统自1989年5月在韶关正式投入运用以业,现在已有15个中小型编组站在应用,系统稳定可靠,深受用户欢迎。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对该系统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有待探讨。本以“应用环境”为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6.
阐述FTA分析程序以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及目的;以某蓄电池电力机车为例,选择触电危险作为顶事件,说明触电故障树的构建过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导致触电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和概率,由此评估机车的运用安全性;指出了FTA技术在机车安全性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分析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以南京第四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其边跨不对称等工程特点,按照分段悬链线理论,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专用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该桥的加劲梁架设方案,同时给出了合理的鞍座顶推方案,使加劲梁顺利合龙,解决了这类悬索桥的加劲梁架设问题。本文的方案及分析方法,可为同类悬索桥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8.
以四川某矮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合龙时的温度(包括均匀温度和温度梯度)、高差及顶推力等因素对矮墩连续刚构成桥后的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影响.分析表明:合理的顶推力可以有效改善矮墩连续刚构成桥后的受力状态和线形,据此提出了考虑合龙温度和混凝土后期收缩徐变影响的顶推力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9.
铁路道口"平改立"有利于既有线扩能改造,有利于既有线大修、防洪,也有利于沿线城市市政建设规划。本文以海满工程项目指挥部在滨州线及海拉尔站和满洲里铁路国际货场工程框架桥顶进施工为例,综合指挥部管理的大跨度框架桥顶进施工的经验,概述了顶进施工的关键环节,重点阐述了加固线路的吊轨纵横梁法。为铁路局工务系统道口"平改立"工程提供了部分理论根据与施工技术。可供以后的车站改造工程中人行地道、行包通道施工及工务系统道口平改立框架桥顶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60.
北京新建地铁10号线车站密贴下穿既有1号线车站为北京市目前最大规模的密贴穿越工程,为保障既有线正常运行,要求下穿站施工引起的既有站满足沉降量小于3mm。结合平顶直墙CRD+多重预顶撑施工工艺,依据变位分配原理及数值计算结果,分析既有车站结构的变形特点及沉降规律,并以此制定了既有车站结构的分步变位控制标准;采用自动化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将控制标准根据施工步序分解使用,分阶段控制工程自身及既有公主坟站的变形;对比分析计算值与实测值,实测值略大于计算值,但两者的沉降分布曲线大体一致,且各测点最终累计沉降值均满足3mm沉降控制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变位分配控制原理在地铁密贴穿越工程,尤其是沉降控制标准严格的穿越工程中具有较高实用性,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