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0篇
  免费   492篇
公路运输   6503篇
综合类   4705篇
水路运输   2910篇
铁路运输   3233篇
综合运输   1261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987篇
  2013年   916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231篇
  2010年   1169篇
  2009年   1264篇
  2008年   1107篇
  2007年   964篇
  2006年   964篇
  2005年   885篇
  2004年   812篇
  2003年   839篇
  2002年   691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海荣  郑琦 《国外桥梁》1997,(2):69-77,82
首先叙述了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历史,接着介绍了基于以往地震破坏统计分析结果的现存公路桥鉴定方法,对公路桥的弱点部位进行抗震加固的措施,桥梁抗震鉴定和加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在钢筋混凝土桥墩半高部位截断主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的新安西路,新湖路,甲岸路等道路的地基为软土地基,主要控制道路工程的控制和稳定地层为海相淤泥层,确定在这三条路采取600m作水泥粉体喷搅桩加固工程试验,于1995年10月份起三条道路相继开工,于1996年4月新安西路粉体喷搅桩施工完毕,新湖路,甲岸路在继续施工,经检测、测试、复合地基承载力,桩体抽芯5cm立方体水泥土的抗压强度,以及N10轻型动探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3.
本文针对蠕动地层增建二级隧道围岩的变形特征,提出围岩注浆的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围岩注浆厚度和力学参数,并对运营隧道围岩注浆控制做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中大量的实测数据为保证运输安全情况下注浆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还对注浆效果做了综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74.
简要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对并置式混凝土梁横向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确保并置式混凝土梁横向预应力加固质量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5.
阐述了在高路堤设计理论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技术参数要求时,经过相应稳定性分析与计算,采用了综合补强加固措施,并进行深部位移监测观测及成果分析,以低成本,高效益,合理处理高边坡稳定性而达到预期整治目的。  相似文献   
76.
对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滑坡)在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结合作者近十年来的工程实践进行了总结,并以将来怎样推广使用提出了建议,旨在与同行进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77.
本文叙述了郑州市一居民小区加固软土地基时采用水泥土桩挤密的一此 的做法,探讨了适当缩短桩长、加桩距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唐晓东 《国外公路》1994,14(2):7-10
本文介绍了法国桥梁检查,测试,加固和维修方法的技术,分析了桥梁结构受损的主要因素。使用各种先进手段来监控,管理桥梁使用期间的各种状态,包括材料影响和结构性能等。并扼要介绍了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出现缺陷的桥梁进行修补和加固。  相似文献   
79.
软塑性土质隧道地表劈裂注浆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个工程实例,对饱和粘性土劈裂注浆加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0.
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构建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找出人、车、路、环境等交通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侧重地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和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各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评价指标遴选、评价体系构建工作中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评价指标选取的随意性较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