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国内缺乏枢纽新城地区交通规划的实践经验和规范指导,文中以广州南站地区交通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研究以及模型测算,提出交通发展目标、理念和策略,勾勒了地区发展的交通网络,并提出了枢纽布局、交通组织和公共交通系统等枢纽新城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82.
新城建设是目前许多大城市缓解城市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轨道交通在引导新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点"、"线"、"面"三层的等级结构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轨道交通点层枢纽、线层走廊对新城的引导策略,指出轨道交通在引导新城点层开发、轴向扩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在上海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着"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性交通轴线培育城镇节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目标。在历次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郊区经历了"卫星城"——"新城"的建设历程。一、新城规划的背景近十年来,郊区新城规划受到广泛重视: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11个郊区新城;"十五"期间,开展了"一城九镇"试点, 相似文献
84.
东京新城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东京的三个典型新城,从联系各新城轨道交通的建设主体、建设时序、与土地开发结合的方式、与市区轨道交通衔接方式及票价政策等角度,对比分析了轨道交通在各新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总结出几点经验和教训:新城发展需要快速轨道交通的支持;新城的土地开发要注意与轨道交通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新城轨道交通线路应尽量与市区轨道交通实现有效衔接;轨道交通的票价要考虑到新城居民的承受能力等. 相似文献
85.
86.
上海"十二五"城市发展的重点将转向郊区,建设新城.现就新城交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一、新城的功能定位"卫星城"的概念由恩温于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的.它是一个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方法.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又称母城)的依赖关系,强调中心城功能的疏解,因此,出现了工业卫星城、科技卫星城甚至"卧城"等类型,成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新城"的概念从20世纪40年代中叶开始使用.在新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等配套设施,满足新城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从而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独立城市.新城更加强调独立性,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人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 相似文献
87.
港口新城是港口城市拓展发展空间、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对外开发的重要抓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承担着更重大的发展使命,亟需从规划设计角度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武汉经开区港口新城为研究对象,基于调研分析得出港口新城具备优质岸线和充足用地资源,主要存在港口现代化水平低、临港产业发展不足、多式联运未成体系、城市配套不完善等发展问题。以“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为引领,高标准谋划港口新城发展目标、空间规划格局、总体发展路径,针对性提出升级港口基础设施、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优化城市配套服务等规划发展策略,以引领推动港口新城全面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我国内陆港口城市规划建设港口新城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8.
89.
90.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陈刚在10月22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所作的述职报告中.阐述了北京五个重大规划思路:一是立足于疏解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二是立足于城乡统筹发展.规划若干现代化的新城。三是立足于保卫历史文化名城.探索保护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立足于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努力做好基础设施规划:五是立足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