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吕鑫 《水运工程》2022,(S2):80-83
如何在新建堤坝上构建永久防渗体系从而形成稳定内海水域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某工程人工岛为例,重点介绍在新建堤坝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渗墙咬合深层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防渗墙咬合钢板桩两种施工工艺,从防渗效果和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对比,优选合适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1)在新建堤坝上通过钢筋混凝土防渗墙垂直咬合永久钢板桩的施工方案是经济可行的。2)在降低施工难度的基础上增强了海堤的防渗体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02.
先正平 《现代隧道技术》2020,(2):134-140,148
新建高速公路上跨运营高速铁路隧道的施工中,线路的交叉必然会引起既有隧道结构的受力改变,从而影响铁路隧道的运营安全。基于此,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上跨交叉段,采用MIDAS 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速公路荷载施加前后高速铁路隧道结构受力和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荷载施加后,既有隧道应力增加和结构安全系数降低的幅度较小,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小,隧道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03.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项目,特别是交通设施(公路、铁路、地铁等)项目蓬勃发展,新建隧道与原有隧道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遭遇各种近接的现象日益增多,如何评价新建近接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受影响程度、保证既有隧道安全营运是新隧道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浙江S49省道北接线新建隧道与既有金丽温高速公路剑石隧道的近接实际条件,通过分析两近接隧道的净距离、新建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支护结构变形、受力变化以及爆破施工引起的振动等,研究了新建近接隧道对既有公路隧道的安全影响,可为类似近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4.
文章对在运营高速公路上新建枢纽互通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展开研究,以高速公路改扩建及养护技术为基础,依托南宁市周边某高速公路新建枢纽互通项目,论述了传统的“半幅封闭半幅通车”交通组织设计方式的缺点,提出了“部分封闭”式设计新方案,并对两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部分封闭”式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减少通行时间。  相似文献   
305.
结合青藏线《新建铁路涵洞辅助设计软件》和宝兰二线《增建二线铁路涵洞接长CAD》开发应用中的经验,提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基于ARX做铁路涵洞CAD二次开发的方法,并对开发流程、ARX的原理、MFC的应用、数据库、32位的动态链接库等技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06.
宜宾新建金江路从宜珙线铁路红山隧道上方通过,公路距离铁路隧道的最小净距仅为10.761m。为确保公路施工和使用期间红山隧道的正常运营,对红山隧道可能存在的影响给予合理的分析,并进行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307.
在《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和有关的设计手册,通用图中,都列举了一些车站布置图形。山区铁路由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车站布置如何适应地形及节省工程尤为突出。结合已建南昆线和其他在建山区铁路工程项目设计情况,就车站布置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08.
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城际铁路引入特大、大中城市需要新建客运站时,面临的车站站址方案选择、站型确定、站场设备布置以及站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从新建城际站的站址选择、车站布置、站区规划等角度开展研究,并以新成都站设计为例阐述相关研究内容。研究结果:提出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的站址选择原则和方法,系统的阐述了车站布置要点,讨论了站区道路规划、交通衔接、换乘设计等站区规划问题。研究结论:城际铁路新建客运站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和铁路客运双方的需求,通过优化车站布置和站区规划实现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09.
《路基工程》2005,(5):102-102
按照2004年1月,国务院同意《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2020年我国铁路发展宏伟蓝图,以扩大西部铁路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确定的新建铁路大部分为西部开发性铁路。据统计仅“十一五”期间,西北五省、区将新建铁路3200km、改造(增建二线)铁路2400km,届时西北地区铁路网密度将比现在增加31.5%。  相似文献   
310.
渝西北地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沿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修建这条铁路可强化该地区交通体系。在铁路选线过程中,以沿线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工程特征为基点,结合现场调查,对线路走向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布局影响较小。线路的设计坡度以适应沿线地形、地貌条件,与邻线坡度衔接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根据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决定在南、北两端分别接轨于渝怀铁路和达万铁路,并对接轨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一条既能与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规划有机协调配合,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较好地适应铁路运输要求的线路短、工程小、投资省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