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44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1.
张宇龙 《科技交流》2007,37(2):13-16
对比传统放线方法与RTK放线方法,分析原理,比较优劣,并提出RTK放线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12.
为了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客车的时速将达到200km/h。其接触网施工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常速,为此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很有必要。笔者就其施工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结合国外标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以适应200km/h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13.
谢正富 《铁道建筑》2004,(10):58-59
统计昆明铁路局管内南昆线开通运营六年来发生的所有岩溶塌陷和降雨量 ,分析岩溶塌陷与时间、降雨量、列车密度的关系 ,探讨岩溶地质区段新建铁路岩溶塌陷发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314.
新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选线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长寿、垫江、梁平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一条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少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完善铁路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研究方法:以拟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沿线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工程特征为基点,通过分析铁路线路走向、设计坡度、接轨方案等设计要素,优化线路方案,节约投资,协调与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布局。研究结论:经过对该项目的选线设计研究,提出了一条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少的铁路线路方案,这个选线设计方案既能与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规划项目有机地配合,带动和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较好地适应铁路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315.
为研究新建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厚度对弯沉的影响,文中对新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道面进行了重型落锤式弯沉仪(HWD)测试,并分析了道面板不同板厚和不同位置处的典型弯沉盆,对比了不同厚度道面板的板边弯沉和板中弯沉,以及板角弯沉和板中弯沉的比值。结果表明,对新建水泥混凝土道面来说,厚道面周围弯沉衰减速度较慢,道面厚度对板边弯沉/板中弯沉和板角弯沉/板中弯沉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16.
正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发展,既有线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两类建设同期进行的情况:一是新建铁路与既有电气化铁路改造同期进行,如柳南城际铁路和柳州—南宁电气化改造工程;二是部分新建铁路同期进行,如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城际铁路的部分区段。这两类同期进行的线路在地理位置上间距较近,走向相同,线路并线或相互交越、交叉,共用GSM-R系统。  相似文献   
317.
318.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特点,参考香港地铁建设与物业开发模式,结合工程规划设计实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必要性,论述了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物业开发的地点选择、种类、开发业态和实施步骤,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与物业开发同步进行、合作共赢的理念,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19.
王银  郝明 《铁道勘察》2008,34(2):72-74
地质雷达技术可方便、快捷且有效地对新建铁路项目进行无损检测,高精度、多内容地查明各种病害.通过对地质雷达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中实际应用效果的介绍,对雷达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20.
《中国水运》2011,(6):10-11
2010年,国内沿海液货危险品船舶运力总量平稳增长,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老旧船舶比例持续降低,船舶整体技术水平稳步提高。截止2010年底,从事国内沿海跨省运输的液货危险品船共1360艘/920.1万载重吨,分别是2009年底的106.3%和109.3%。按照《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的划分标准,船龄12年以上老旧船舶的艘数比例较2009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老旧船比例连续9年下降,已从2002年底的63.8%下降到22.9%。船龄26年以上特检船的艘数比例已下降到5.8%,所占吨位比例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