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234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121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61.
为了给智能网联试验场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分析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中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长安大学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的测试和研究经验,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模块化柔性试验场,该试验场包括应用场景、感知发布、网络链路和管理服务4个层次。应用场景层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天气、道路和交通条件,验证智能网联交通设备和服务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适应性;感知发布层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设备以及可变情报板等信息发布设备,实现环境数据及交通信息的采集,并下发相应的控制信息和服务信息;网络链路层由车载异构网络构成,通过网络间的协同工作,为应用场景层和感知发布层的设备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层负责下层数据的存储、备份、处理和可视化,并实现下层测试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在上述模块化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室内测试台架,配合试验场进行交通场景构建、测试场景复现和单一要素分析,实现智能网联交通的柔性场景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试验场具有标准化的测试条件,可控可追踪的测试流程和科学的测试评价体系,能够模拟真实的道路交通场景,提高智能网联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测试效率。该试验场的建设、推广与应用,能够推进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为实现未来交通信息服务和交通系统的创新与变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2.
武海君 《航海》2001,(3):21-22
日前,美国国防部披露了目前正在投资进行一项新的无人驾驶战机研制计划,以保证空军和海军在参与未来战争时实现高机动性能力。这种目前被称为X—45A无人战机(UCAV)可以装载1360公斤的各类武器,是目前喷气式战斗机载弹量的2倍,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2~15马赫,广泛采用了隐身技术和合成材料。这种战机可用于空军和海空作战,将改变空中作战战略战术,是一个划时代的兵器。  相似文献   
363.
针对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FSAC)在比赛中横向-纵向协同控制的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问题,根据现代控制理论和经典控制理论提出一种以纵向速度为结合点的线性二次控制器(LQR)和比例-积分-微分算法(PID)的横纵向协同控制策略,并根据赛车相对参考轨迹的位置设计了一种协同控制器。建立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横向LQR位置跟踪控制器和纵向PID速度跟踪控制器。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在CarSim和Simulink搭建的循迹工况联合仿真场景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为纵向位置偏差小于0.07 m,横向位置偏差小于0.03 m。对控制算法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提高了赛车的轨迹跟踪精度和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4.
提出了一种纵横向协调控制的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建立了车辆预瞄误差模型和考虑路面地形的高速车辆等效动力学模型, 以此引入道路曲率地形因素; 基于模糊规则设计了预瞄距离发生器, 解决预瞄误差模型中固定预瞄距离的问题; 建立了预测时域与道路曲率的函数关系, 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求解前轮转角, 从而建立路径跟踪控制器; 运用指数模型表示车辆期望车速, 设计了比例积分微分纵向控制器控制车速以改善路径跟踪精度; 运用质心侧偏角相平面图表征车辆稳定性特征, 设计比例积分微分稳定性控制器以改善车辆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 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对车辆跟踪性能进行优化, 在干燥沥青路面以车速90 km·h-1行驶时, 与只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路径跟踪控制的车辆相比, 最大横向误差可减少33%;在潮湿沥青路面以车速70 km·h-1行驶时, 与只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路径跟踪控制的车辆相比, 最大横向误差可减少30%;在冰雪路面以车速55 km·h-1行驶时, 与只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进行路径跟踪控制的车辆相比, 最大横向误差可减少16%。可见, 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有效改善路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365.
介绍了2019年全球无人驾驶地铁车辆的订单情况.调查发现,2019年全球地铁网络车辆订单中约有1/3为无人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366.
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交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了智能交通升级.解决大规模数据计算问题是物流智能化的基础.本次论坛以“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为主题,介绍了安全驾驶统一集理论、实践及成果,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智能交通发展与创新的推动作用,介绍了无人驾驶技术的总体框架、发展与应用,探讨了智慧物流所面临的大规模数据计算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67.
介绍了无人驾驶机车模拟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及在俄罗斯铁路公司铁路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68.
369.
基于相机的无人驾驶汽车视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可完成无人驾驶汽车的定位与建图.针对传统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在提取图像特征点时容易造成冗杂、分布集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限制四叉树算法分裂深度的改进ORB (A-ORB)算法.该算法构造图像金字塔解决尺度不变性...  相似文献   
370.
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概括介绍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总体架构基础上,首先介绍各类环境感知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比较各技术优缺点。然后阐述了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并综合论述了车道线检测、障碍物检测、红绿灯检测等环境感知中的关键技术;同时,从高精度地图环境定位、汽车自身定位、多传感器融合定位以及无线通信辅助定位等方面,对汽车定位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剖析了无人驾驶汽车环境感知与定位技术的难点,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