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篇
  免费   107篇
公路运输   1009篇
综合类   857篇
水路运输   209篇
铁路运输   501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本文以某智慧高速的设计案例为依托,首先对国内外智慧高速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认为电动化、智能化的新型运载工具,信息化和功能专业化的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协同的管理与服务将是未来高速公路三大发展趋势。通过对高速公路使用者和管理者的需求针对性地精准分析,构建面向高速公路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创新型应用服务。结合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服务需求为导向,建设"三网合一"智慧高速基础设施和智慧云控平台构成、数据流为驱动的、"开放、包容、创新"的智慧高速公路。基于案例分析的智慧高速规划设计全过程,对于国内智慧高速的整体设计和建设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探索开辟全新的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82.
针对船舶机舱内设备的便捷操作需求,采用STM32F429芯片和RA8876M显示控制器,研究设计一套适于船舶机舱使用的具有接口丰富、操控便捷和应用场景丰富等优点的一体化显控模块。RA8876M显示控制器能在无操作系统环境下正常工作,有助于降低模块整体应用程序的开发难度;利用RA8876M显示控制器配套上位机软件可视化编程的优势,能大幅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通过在某船舶机舱延伸报警系统中应用,验证该一体化显控模块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3.
本文研究了地铁车站环控通风模式设计原理,通过调研国内各城市地铁环控通风模式应用实例,对比分析了屏蔽门系统与开闭式系统应用特点,从经济节能性、区域适用性、乘客舒适度等方向对比分析了屏蔽门系统与开闭式系统的设计特点,并以青岛地铁为例,探索屏蔽门系统的应用优势,为后续地铁环控通风模式设计与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4.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路段、交叉口大量行人交通特性数据的采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性别、年龄、人数、出行目的、环境等因素对行人步行行为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男性行人的步行速度、步行随机性普遍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行人的步行速度、步行随机性普遍降低;行人过街步行速度普遍低于路段步行速度、而过街谨慎性要高于路段;目的性强的行人步行速度和谨慎程度都要更高些;行人过街时往往表现出群体心理、从众心理和节省心理。据此,从硬件配置、管理和宣传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5.
舰载火控雷达是舰艇上用于跟踪目标,并为武器装备提供目标实时位置数据信息的装备。本文针对火控雷达数据获取和数据处理速度慢的问题,将波控技术应用到火控雷达系统中。本文在研究波控技术基本原理,分析火控雷达数据处理要求和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嵌入式波控系统,提高火控雷达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结果准确性。  相似文献   
86.
提前右转组织方式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概率论为基础,建立了固定与可变交织区长度的提前右转组织方式下右转机动车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与延长交织区所能够增加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提前右转组织方式的适用条件。以平均延误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两种组织方式下右转机动车的运行效果,基于Webster信号配时方法,对实行提前右转方式的交叉口内直行和左转车流的通行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提前右转组织方式后交叉口直行和左转通行能力增加;在右转机动车提前右转能够满足通行能力时,提前右转可减小冲突区的面积,否则,可以通过延长交织区长度来增加通行能力,以减少右转车的平均延误。  相似文献   
87.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略;构建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等价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显示:常规交叉口处于高饱和状态时,两种行人过街模式下平行流交叉口分别降低了73.8%、50.3%的车均延误,故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效益更优;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与不考虑行人过街模式相比,交叉口车均延误仅增加 0.6~3.8 s⋅ pcu-1 .研究成果可为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利用感应线圈检测器动态提取饱和流率的方法,前后车辆离开线圈的时间差为车头时距,计算第4辆至最后一辆处于饱和状态车辆的平均饱和车头时距,运用指数平滑法处理历史饱和车头时距与当前周期饱和车头时距.确定了车型及饱和车头时距判断阈值,当线圈占用时间大于小型车平均占用线圈时间2倍时,判断为大型车,小型车的饱和车头时距判断阈值为历史平均值加1 s,大型车的饱和车头时距判断阈值为历史平均值加5 s.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动态提取方法能减少饱和车头时距突变的影响,当前周期车头时距骤减31.3%,饱和流率仅增加5.6%,5个周期的饱和流率分别为1 782、1 682、1 600、1 690、1 773 veh· h-1,而HCM模型的计算结果为1 680 veh· h-1.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满足动态提取的需求,实施成本低.  相似文献   
89.
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考虑公交专用道影响因素,利用延误偏差优度指数建立信号配时优化模型。结合实例,实现定时控制交叉口参数确定过程,并得到参数与延误偏差优度指数的关系。该配时方案能有效减少人均延误,为进一步发展公交优先及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正科技运[2008]34号《CTCS-3级列控系统整体技术方案》对自动过分相的描述是:列控车载设备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分相区信息,在适当位置给动车组过分相装置发送指令,实现自动过分相。对于CTCS-3级列控系统,牵引供电分相区信息与列车行车许可一起由RBC提供给列车;对于CTCS-2级列控系统,牵引供电分相区信息由地面应答器提供给列车。分相区信息包括至分相区距离、分相区长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