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5篇
  免费   187篇
公路运输   1782篇
综合类   1517篇
水路运输   633篇
铁路运输   592篇
综合运输   9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山东省中部济南、淄博、泰安等地区湿隐性黄土室内动力试验和现场强夯加固施工的实测数据提出了鲁中湿陷性黄土的土质-夯击能一应变(沉降量及影响深度)-地基承载力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2.
为了考察竖向加劲肋间距和腹板鼓曲对钢板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在考虑腹板初始鼓曲及取四种竖向加劲肋间距的情况下,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钢板梁的纯剪和纯弯极限承载力及腹板鼓曲的变化情况,并与无鼓曲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由计算结果可知,竖向加肋间距对纯弯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对纯剪极承载力有一些影响;而腹板鼓曲对纯弯和纯剪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则可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23.
圆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理论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导了圆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的理论解,并与Vesic的半经验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极其相近,从而给出了一种新的圆形浅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4.
周利 《北方交通》2006,(2):43-44
对钢筋混凝土桥柔性桥面铺装的早期病害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总结当前国内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主要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用有限元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指出了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
关于软土地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共性,介绍了多种目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杜世回 《科技交流》2006,36(4):165-169
关于地基承载力的术语有基本值、标准值、设计值、特征值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过几次修订,不同版本对地基承载力术语表达不同,笔者对如何理解和执行规范中地基承载力提出自已的见解,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本文依据徐州市推广水泥稳定碎石试验项目,针对控制早期裂缝的关键难点,提出了解决早期裂缝问题的技术途径和具体要求。文中提及的将水泥砼掺粉煤灰技术移植至水泥稳定碎石,以及集料稳定结构类型划分的一些观点,笔者期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高速行驶中的轮胎会因反复变形而升高胎温。轮胎温度过高,尤其是当内部温度达到100℃ (这是一般轮胎的最高允许胎温)甚至超过这一温度时,轮胎的橡胶和帘布的强度与粘结力就会明显下降,帘线的热疲劳加剧,橡胶的胶质迅速老化,由此而造成轮胎早期损坏甚至会直接引发爆胎。根据  相似文献   
29.
基于特殊需要,提出了带型钢加劲肋的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这一新型组合码头面板。以加劲肋形式、组合板厚度和栓钉布置为参数,进行了9块组合板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地选择型钢加劲肋形式、合理地布置栓钉和确定混凝土厚度,可以保证组合作用的发挥。组合板的正截面承载力可按基于修正平截面假定的极限状态计算;组合板的变形,可在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的基础上,加上考虑界面滑移影响的附加变形值予以修正。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0.
桩间土的再固结与桩承载力的时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桩间土中超孔隙水压力的分布及大小,建立了桩间土再固结模型,用三维固结理论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将计算的桩间土固结度增长与实测桩承载力的增长进行了对比,两者的后期增长率吻合较好,表明可由桩间土固结度的增长来预估桩承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