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3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周磊 《汽车与配件》2014,(31):26-27
<正>最近豪华车有低价入市的趋势,表面是降低了身价,实则与同配置的车型相比,其实并不便宜,另外,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来看,豪华车身价走低是必然趋势。竞争越激烈,豪华车的身价走低趋势就会越明显。最近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2.
奥迪公司近日发布了中期改款的奥迪A5,与现款一样,仍然推出Coupe轿跑版、Cabriolet敞蓬版和Sportback掀背版三种车身型式。预计9月便可亮相在欧洲市场,而国内的消费者则需要耐心等待些日子了。  相似文献   
23.
胡峰飞 《商用汽车》2014,(11):47-47
受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和政策影响,传统公路客车发展受到抑制,定制班车、团体接送等细分市场高速发展,客车行业呈多元化发展格局。在2014北京客车展上,青年重点展示了JNP6123GNV"未来之星”和JNP6128M“Crossover”2款产品,体现了其在市场新形势下提升产品在细分市场竞争力的决心。  相似文献   
24.
"中华之星"高速列车信息显示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颖  李蔚 《机车电传动》2005,(4):38-40,66
针对“中华之星”高速列车的控制与网络系统结构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开发了以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net为核心的智能显示单元(IDU).具有全新的数据交换方式和显示方式,还介绍了机车显示系统设计及提高系统性能的方法.使之更稳定高速地运行。  相似文献   
25.
26.
27.
在当今这个充满个性化的时代,爱车在主人看来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还是与外界交流的一张“名片”。保持爱车光亮如新,定期对爱车进行专业的美容护理,是延缓爱车衰老的重要措施。如今,  相似文献   
28.
肖玉贵 《汽车电器》2007,(10):52-52
例1 一辆长安之星SC6350C,途中熄火,然后无法着车。 故障检测与排除用诊断仪调取故障码,无故障码显示,不能按常规方法检测。发动机无法着车与电路、油路、控制系统、机械系统都可能有关系,要想确定故障原因,必须对相关部位进行监控。于是拔下分电器上高压线距缸体3~5mm,拔下喷油嘴线束,插入二极管试灯,油路中接入燃油压力表,起动观察。发现发动机无高压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中华之星”动车车体底架侧梁双层壁结构进行应力分析、焊接变形计算,提出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合理利用焊接内应力产生的焊接变形,选取适当的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采取有效工艺措施,可保证侧梁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30.
黄春燕 《摩托车》2004,(9):10-11
弯梁车,历来以经济、适用而得到摩托车用户的青睐,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其性能、价格的同时,弯梁车的配置状态、外观设计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力之星摩托车是宗申集团集十年之大成推出的又一全新品牌,由重庆力之星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该品牌率先将赛车科技运用于民用摩托车的开发上,并以专业制造运动型摩托车而蜚声海内外。力之星摩托车在正式向国内市场推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以高科技、优品质等特点得到国人的广泛好评,并迅速跻身行业前列。为了回馈广大消费者,全力打造弯梁车中的精品,力之星人秉承以“科技.运动”为核心的传统设计理念,推出力之星弯梁精品LZX125-36(爵士星)如图1、图2、图3所示。该车以高品质、超强配置、全新外观设计推向市场,以高贵典雅的爵士风范席卷海内外摩托车市场,震撼了整个摩托车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