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介绍一种基于线性CCD传感器进行路径识别的智能车控制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利用线性CCD传感器采集路径信息,以及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采集角度偏转信息,提出转向控制策略和速度控制策略,控制2个电机的动作,从而实现了直立行驶。实验证明:该智能车抗干扰性强、精确度较高,可自主寻迹稳定行驶。  相似文献   
52.
智能车辆固定构型编队的瞬态性能(如编队误差收敛速度和超调量)对车辆协同动作及车辆行驶安全至关重要.针对含有模型不确定和外部扰动的车辆固定构型编队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预设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约束的有限时间车辆编队控制方法.首先,引入一种扰动观测器,实现对由模型不确定和外部扰动构成的复合扰动的有限时间有效估计;其次,将因车载传...  相似文献   
53.
行人检测作为智能车辆的关键技术,已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随着机器视觉、计算机技术等不断发展,行人检测的进展很快。  相似文献   
54.
标识线导航的智能车路径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习鹏  吴青  张蕊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3):142-144,163
路径的正确辨识和诱导是实现标识线导航小车智能前进的基础和核心。采用跟踪边缘检测的阈值分割方法和数学形态学滤波的图像处理方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实现对路径的识别。实验证明采用飞思卡尔S12单片机作为惟一控制单元,在基于OV6620图像传感芯片SCCB模式下采集图像,能有效剔除图像中的噪声点,路径辨识正确率达到约95%,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智能车对路径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邓佳  沈臻 《上海公路》2023,(4):113-116+211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是交通智能化发展下延伸出的一种新型解决方案,是有效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节省能耗、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现阐述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定义,描述了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指出了当前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6.
控制系统结构与性能指标是研究与设计高速公路环境下的智能车辆的两个基本问题。在对已有的几种控制系统结构并结合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智能车辆控制系统结构,探讨了其特点并从系统设计与实用的角度给出了智能车辆的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基于多智能体的控制系统结构具有更好的智能和更强的组织灵活性,对于复杂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7.
《汽车与运动》2017,(9):104-105
2017年7月21-23日,2017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新能源、节能及智能汽车展览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举行,再掀新能源智能车热潮。展会现场观众对新能源及智能产品表现出很高热情,观众达6万人次,百余家媒体到场参与宣传报道,目前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品质最高的新能源智能车展。参展商对此届展会给予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58.
《公路》2021,66(8):231-23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交通强国"战略和大力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高速公路智能化提质升级也迫在眉睫。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求,首次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化分级标准,有利于促进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阐述了不同等级高速公路智能化基础设施在交通安全、效率提升、信息服务方面的典型应用;提出广东省高速公路行业未来应全面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打造自动驾驶专用通道的建议,谱写更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更好地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59.
为实现智能车辆的自主换道操作并满足安全性、舒适性和实时性等约束条件,提出一种针对动态交通环境的换道轨迹规划模型。该模型由道路平面曲线表征模块、路径生成模块以及速度曲线生成模块组成。首先,在道路平面曲线表征模块中,模型基于实时获取的周边道路信息,利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插值法回归拟合出连续可导的道路平面曲线函数,用以保证模型在各种道路平面线形上的普适性。然后,在路径生成模块中,根据换道车辆初始时刻的运动状态,建立一系列多项式方程,并利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方程未知参数,以此生成连接初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的换道路径,用以保证换道轨迹的平滑性。最后,在速度曲线生成模块中,以满足防碰撞约束、跟驰加速度约束以及车辆运动状态约束为目标,构建二次规划模型,生成沿着换道路径的车辆速度曲线,用以保证换道轨迹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此外,考虑到周边动态的交通环境,车辆系统在每个时间步内会循环调用提出的模型实时更新换道轨迹,直至车辆到达目标位置。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换道轨迹规划模型,车辆能够有效避免与周边动态车辆发生碰撞,成功完成换道;基于二次规划框架,模型优化求解时间明显缩短,满足轨迹规划的实时性和有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60.
避障路径规划是智能车技术的关键部分,对智能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正确的选择规划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初步选定人工势场法规划路径,仿真得知传统人工势场法规划出的路径存在局部最优、碰撞及达不到目标点的问题。因此提出改进人工势场法,通过改变势场函数和设定初始条件来解决此问题。最后,为了规划出能够同时避开静态和动态障碍物且能到达目标点的理想路径,在改进人工势场法中加入速度元素,经过仿真,证明了基于速度的改进人工势场法在智能车避障路径规划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