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12篇 |
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440篇 |
综合类 | 554篇 |
水路运输 | 533篇 |
铁路运输 | 289篇 |
综合运输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114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236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409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314篇 |
2008年 | 320篇 |
2007年 | 198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209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了改善因传统边缘算子在车道线特征提取时鲁棒性差、传统霍夫变换弯道拟合能力较弱导致车道偏离预警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算法)阈值分割与滑动窗口法的车道偏离预警方法。首先,使用遗传退火算法优化求解OTSU算法的最优阈值并调用整体嵌套边缘检测(HED)模型获取车道线边缘特征,将感兴趣区域转换成鸟瞰图形式;然后,使用滑动窗口法将车道线切分并逐个对窗口内的车道像素点进行二阶多项式拟合;最后,根据车辆与车道线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车道偏离预警以及弯道预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综合路况预警准确率为95.92%,检测速率可达34 ms/帧。 相似文献
992.
现行规范要求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不超过3.5%,但要在山地城市、跨江桥梁两岸慢行系统衔接等场景下满足该要求存在工程占地大、造价高、可实施性差等问题,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出行方式中占比越来越高的实际情况,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规定的国标电动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对骑行过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了可满足电动自行车骑行要求的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参考值,可供电动车骑行占比高的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船舶领域常用瞬间转速测量对各类大型机械设备进行运行状态监测及信号控制,为了提高瞬时转速测量的精度,从而提高船舶设备运行控制的准确性以及设备健康状态评估的有效性,基于传统模数转换(A/D)采集的采集转速方法——测频率法和测周期法,通过对A/D转速测量点数进行多周期平滑处理,并加入转速分段测量的自适应机制,提高A/D采集瞬时高转速的精度.在进行模拟仿真与理论结果比较验证后,进一步开展在实际测量中自适应平滑处理方法对转速测量精度影响的研究.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转速测量方法针对不同的转频均可有效降低转速测量误差,研究成果可为船舶机械设备转速测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城市车辆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某种分布,鲁棒的干道协调控制模型应考虑不同速度下的车辆带宽需求。针对速度波动变化干道传统协调控制方法适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带干扰的干道车辆速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推荐速度带宽最大与期望带宽最大为目标,提出了考虑车流速度分布扰动的干道绿波最大带宽协调控制方法。针对佛山市同济路4交叉口干道,速度分布扰动干道协调方法能够提供更符合车辆分布特性的协调方案,比Maxband模型和改进的Maxband模型提升约70%和14%的期望带宽。研究结果表明:笔者方法能够降低Maxband模型平均停车次数25%,平均延误45%和平均排队长度17%;针对不同速度期望和方差情况下的灵敏度分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为干道提供更具有鲁棒性的干道协调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97.
998.
针对双馈式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组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发电机超速故障频发等问题,从发电机的超速故障分析入手,提出了一种在超速过程中变桨距控制方法的阵风控制策略。该策略旨在有效减少机组在遭遇强阵风时发生超速故障停机的次数。通过仿真计算的结果验证了该策略在减少超速故障停机次数方面的有效性,并运用软件优化技术对控制算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升阵风控制的性能和可靠性,可以有效应对风况快速变化、特别是风速降低后又快速上升的阵风风况。该研究对于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方法是一种基于空气加载和激光测量技术的沥青质量控制试验方法,该方法使用空气(或氮气)射流使沥青材料产生压痕,并用激光测量由此产生的变形和变形恢复。利用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设备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胶粉改性沥青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空气压力加载试验,评价了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并与针入度试验方法建立相关关系以评价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升高,沥青最大蠕变变形增大,而变形恢复率减小。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方法在评价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性能时均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且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评价指标与针入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以采用沥青蠕变恢复性能快速检测方法代替针入度方法对不同类型沥青蠕变恢复性能进行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1000.
最大相关峭度特征模态分解可以有效去除冗余信息,实现故障特征增强,但是其效果受分解模态数量、初始化滤波器个数和滤波器长度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基尼指数(Com-pound Gini Index,CGI)与最大相关峭度特征模态分解(Maximum Correlated Kurtosis Feature Mode Decompo-sition,MCKFMD)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时域平方基尼指数和频域平方基尼指数结合,构建了一种能够同时量化时域和频域周期性脉冲丰富度的新稀疏测度指标,命名为复合基尼指数,并对其性能特性进行评估验证;其次,使用CGI作为沙丘猫群优化算法(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SCSO)寻优的适应度函数,快速准确地得到MCKFMD的最优参数组合,实现故障信号的自适应分解;最后,利用CGI选取最优模态,并进行希尔伯特包络解调,实现故障特征提取.通过仿真信号和试验信号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比性研究表明,与参数优化VMD和固定参数MCKFMD相比,文章所提方法在提取周期性故障特征方面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