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4篇
  免费   184篇
公路运输   4017篇
综合类   3137篇
水路运输   905篇
铁路运输   1592篇
综合运输   28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527篇
  2009年   598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59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31.
说明了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提出了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32.
为保证系杆拱桥的安全和正常工作,必须加强桥梁索力监测.由于光纤光栅的优越性,现已成为工程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现有方法尚未成熟,因此研究一种新型光纤光栅索力监测技术,即光纤光栅基座夹具测量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在新建的龙苴大桥索力实时监测中.监测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基座夹具测量法及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检测数据可靠.此方法既可监测实际张拉过程中索力,也可在张拉结束后进行索力持续监测,为系杆拱桥的安全监测起到重要的补充及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7):125-126
随着现代桥梁施工技术的提高,预应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桥梁建设。预应力桥梁建造技术相比于其他的建造技术,施工难度更大,对于人员素质、材料品质、设备精良度和技术质量要求也很高,却也有着自己本身的优点,但是在日常的桥梁建设工程之中,常常会因为质量和技术不达标出现一些现实问题。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建设之中的应用也预示着桥梁的工程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34.
介绍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其良好的实用性能被广泛地应用。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跨径已做到50~60 m,后张法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标准跨径为25 m,30 m,35 m,4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横截面类型基本上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相似,通常也做成T形、Ⅱ形、工字形和箱形。  相似文献   
235.
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希望促进我国公路桥梁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36.
魏瑶  夏琼  王旭 《铁道建筑》2020,(5):67-71
介绍铁路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过程,分析承载板与土体接触压力、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动态变形模量的有效测试深度.结果表明:在承载板中心一定范围内,接触压力模拟结果较理论计算值大;土体的动弹性模量对接触压力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只发生弹性变形;动态变形模量与土体动弹性模量呈线性关系,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模拟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土体的泊松比对动态变形模量影响较小;动态变形模量有效测试深度建议取0.5~0.6 m.  相似文献   
237.
近年来,部分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支座附近出现浇筑不密实、蜂窝麻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连续梁质量。针对这一现状,结合BIM及C#语言技术,从深化设计平台的选择、精细化模型的构建以及BIM技术在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合理拆分并在空间上进行布尔组合,能够较快构建铁路连续梁零号节段BIM模型,满足深化设计条件;(2)基于BIM模型开展深化设计、生成2D图纸并统计工程数量,能够直观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238.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工程行业的更进一步发展,预应力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认可。由于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修建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预应力在该过程中的应用技术质量问题是业界普遍关注的。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得当会保障公路桥梁的使用质量,延缓其疲劳损伤寿命。鉴于预应力的技术优良性,设计技术研究人员有必要加强对设计过程中的预应力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39.
研究目的:铁路预应力路堤在国内外尚属一种新型路基加固法,其受力变形特性暂未得到系统化研究,相关加固设计理论仍处于探索性阶段。因此,有必要通过数值手段了解预应力路堤的工作状态,以掌握其加固性能。鉴于此,借助ABAQUS软件平台构建预应力路堤仿真系统,分析差异化预应力加固参数对路堤变形和承载能力的影响以及预应力加固构件的受力特征。研究结论:(1)路堤本体段坡面较优加固位置为距本体顶面以下0.3倍本体高度处;(2)坡率1∶1的预应力路堤在第1、2排侧压板分别施加50 k Pa、100 k Pa预压荷载时,其变形与承载力均可达传统路堤(坡率1∶1.5)水平,并可通过提升加固标准进一步强化路堤承载性能;(3)当对第1、2、3排侧压板分别施加50 k Pa、100 k Pa、100 k Pa预压荷载时,路堤内部附加围压S11>13.5 k Pa区域大致呈"x"形分布并形成横贯路堤的"预压加固区";(4)侧压板锚固区受力集中且复杂,应注意保障锚固区板体强度;(5)力筋在路堤加载前后的应力变化量与坡面侧向变形特征相关;(6)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预应力路堤的加固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40.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以1片试验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级施加竖向荷载和预加力,测试各级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变形和应力(应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试验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