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7篇
  免费   798篇
公路运输   9000篇
综合类   5393篇
水路运输   4143篇
铁路运输   4066篇
综合运输   733篇
  2024年   169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686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532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055篇
  2013年   1174篇
  2012年   1197篇
  2011年   1418篇
  2010年   1221篇
  2009年   1353篇
  2008年   1517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190篇
  2005年   918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951篇
  2002年   702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475篇
  1999年   347篇
  1998年   345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74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王枢 《铁道建筑技术》2014,(10):122-125
在分析比较双块式无砟轨道纵连道床板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开裂问题的途径是设计采用单元结构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座板和水硬性支承层2个具体的设计方案。另外,提出了混凝土水灰比、入模温度等施工控制工艺及养护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62.
结合张石高速公路K39+130~K39+190段高边坡,用大型软件ANSYS对该高边坡分别进行了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并对两者之间的结果进行比较。最后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出了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前后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用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后的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63.
刘加华 《铁道建筑》2012,(12):29-31
湖南省溆怀高速公路岩屋冲隧道右线受断层破碎带、煤层和地下水等地质因素影响,掌子面后方发生初期支护垮塌,将隧道封堵。本文结合工程现场施工,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提出了隧道塌方治理方案,重点介绍了塌方影响段及塌腔的注浆固结、护拱的施工过程及施工安全措施,为同类围岩条件下隧道塌方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4.
软土参数反分析方法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降预测与控制是当前客运专线设计、施工组织的关键技术,为保证沉降预测的准确程度,必须合理选取计算参数。采用黏弹塑(西原)模型模拟土骨架,并结合软土变形的大位移、大应变及渗透固结的特点,建立模拟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双重非线性固结分析有限元模型。以实测信息与计算信息的相对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引入考虑测点观测精度的加权值,建立根据多种测试信息进行参数反分析的目标函数,并采用Monte-Carlo法和可变容差法相结合的优化技术,对目标函数进行约束优化,较好地解决了可变容差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难题。通过参数分组、初步试算、综合调整等步骤,建立了分阶段多层次动态施工反分析方法,从而使反分析所得计算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参数反分析方法本构关系清楚、物理意义明确,所得计算参数能较好地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准确预测沉降。  相似文献   
865.
本文对连续作业模式下的四点法检测进行分析,求出B点偏离及D点偏离对C点矢距的影响,然后建立拨道过程的数学模型,同时定义A点偏离对C点矢距的影响,最终建立四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同理推出三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66.
针对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基于有限元摩尔库伦原理对不同施工工法的三维隧道交叉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分析CD法、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的新建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引起的公路隧道施工不同部位稳定性演变和运营铁路隧道沉降变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自身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在控制拱顶沉降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水平收敛上CRD法效果最好,其次是双侧壁导坑法。不同工法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不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公路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影响最小,且不建议在交叉隧道处采用CD法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867.
研究目的:高密度电法是一种常用的桩基岩溶注浆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为使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本文采用RES2DMOD软件(版本号3.0)对桩基岩溶注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了高密度电法二维正演数值模拟.研究结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完整注浆体和岩溶注浆缺陷在高密度电法视电阻率断面图上均有反应,分别为高阻异常和低阻异常....  相似文献   
868.
预先确定斜拉桥的弹塑性区域,把包含多微段平面变刚度梁单元推广应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用微段的刚度变化模拟钢筋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能,对双塔单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进行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地震响应分析,编制了相应的弹塑性分析程序,并与Huges单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好地模拟在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斜拉桥的非线性性能,可以在大跨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中应用。  相似文献   
869.
本文采用荷载传递法,假定桩侧土荷载传递函数符合弹性—应变硬化—理想塑性三折线模型,考虑桩身自重的影响,推导出抗拔桩桩项上拔荷载-位移曲线的解析算式,适用于多层地基中的抗拔桩.应用本文方法,同时可以得到抗拔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沿桩长的分布.通过对实例的拟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为抗拔桩荷载传递机理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并可用于指导抗拔桩的设计和检测.  相似文献   
870.
上跨既有铁路结构施工既要考虑支撑系统本身安全、又要兼顾铁路运营安全;支架系统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策划既要合理周密、又要简便快捷;施工安全防护标准高。以沪杭高速铁路松江特大桥跨新闵铁路连续梁支架为例,简要介绍上跨铁路连续梁高支架设计思路及施工相应安全控制要点,即采用600 mm×12 mm钢管柱为支撑,搭设贝雷梁支架和碗扣架,解决了高度超过30 m跨既有铁路连续梁的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