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6篇
  免费   105篇
公路运输   4223篇
综合类   2002篇
水路运输   1370篇
铁路运输   1247篇
综合运输   25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560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铁路车辆内饰设计要素及装饰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车内装饰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装饰设计分类。介绍了顶板、墙板、地板几个车内主要设计部位的装饰特点和风格。简述了装饰材料的特性及金属件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145.
针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提出加强过程控制及在各环节的响应对策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6.
中铁伊红钢板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伊红”)作为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物”)新成立的控股专业公司,谨遵中国铁物的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制定了“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钢板桩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拓展钢板桩业务产业链,推动公司转型升级。成立两年多来,中铁伊红借助日本先进成熟的钢板桩应用技术,以中国铁路产业和钢铁供应链相关产业为重点,重点强化钢板桩等基础工程材料的创新发展,以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展提升品牌价值,以股东方的战略投资带动并购重组,以股东方的成熟营销网络带动国际化经营,在打造中国基础工程新型材料产业综合服务领先者的道路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7.
欧洲铁路即将公布防火新标准EN45545,新标准第一章给出一般定义、车辆结构分类、防火系统保护目标、防火措施要求及其评定;第二章重点对材料防火性能及其检验提出要求,详细给出材料检验的步骤及要求;第三章提出阻止火焰扩展的要求,对阻止火焰扩展的特性给出定义及检验方法,对车辆结构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48.
依托西江特大桥针对CSM基本配方进行相应的变量试验,从而获得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材料,实现CableGuard主缆缠包带国产化生产。通过红外图谱及热重分析确定CableGuard产品基本材质及含胶量,研发产品以CSM为主要原材料,按照45%~50%的含胶量进行配方设计,辅助添加用于改善CSM材料性能的助剂用于调节材料的性能。通过外层材料、内层材料以及中间涤纶经编网格布配方设计及对比分析,研究开发了完全国产化的主缆密封缠包带。  相似文献   
149.
《公路》2021,66(6):54-59
为弥补单一外掺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不足,以聚酯纤维和热塑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复合改性材料纤维增强聚合物(FRMP)。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不同掺量FRMP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与聚酯纤维和SBS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外掺剂提升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比聚酯纤维改性和SBS改性,通过FRMP复合改性的效果更明显,并且随着FRMP掺量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不断增强,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于0.3%掺量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50.
《公路》2021,66(10):1-9
分别采用液滴形态分析仪(DSA)和旋转剪切流变仪(DSR),针对不同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施加下的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铺展润湿行为和界面扩散融合特征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二者性能演化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随作用温度逐步升高,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作用形式呈浸湿状态并趋向铺展,界面接触角δ逐级递减;自由能Wb先增后降,峰值点对应的温度范围在55~65℃区间;润湿速度V和融合速率DS呈线性函数增长,融合程度DOB呈抛物线增长并最终趋于稳定;短期老化废旧沥青Wb值和V值分别是长期老化废旧沥青的1.0~1.6倍和1.0~1.2倍,DOB值和DS值分别是长期老化废旧沥青的1.4~1.8倍和1.7~1.9倍,并且前者可实现100%完全融合状态,后者融合程度仅能达到70%。而随作用时间增加,V值和DS值呈指数函数快速下降,Wb值和DOB值呈对数函数快速增加,各行为参数最终均趋于稳定。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铺展润湿行为和扩散融合特征线性相关性显著,通过测试前一阶段界面铺展润湿行为效应可精准预估后一阶段扩散融合性能结果,为科学评价RAP沥青界面扩散融合特征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