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55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21.
《公路交通技术》2005,(4):25-25
我国第一座空间预应力索桥——浙江省杭州湾九龙山通天桥新近落成。该桥成功地解决了在20多m的海底下,对高强度基岩采用人工爆破挖孔的施工技术以及空间预应力索桥调索及成桥技术等重大技术难题,其中多项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322.
<正>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路面施工进展顺利,绿化、监控中心、收费站、服务区等附属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可望12月底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323.
项玮  白淼  洪锋 《交通与运输》2015,31(3):35-37
<正>杭州湾新城是宁波市北部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区位条件奠定了杭州湾新城发展的基础,而综合交通体系的谋划是加强新城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提高新城吸引力的重要工具。一、当前杭州湾新城综合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1.综合交通建设与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不一致2001年慈溪经济开发区迁入杭州湾新区,2009年成立新区管委会,新区的功能从慈溪的一个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324.
杭州湾跨海大桥大型预制墩身的外模和伞形内模为例,介绍超静定钢桁架结构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外模设计和内模设计.此方案效果良好,确保了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25.
日前,《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正式获批,这是继去年《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颁布后,在国内率先编制发布的地市级新一轮高速公路网规划。新(觎戈吩规划布局由原规划的“一环六射二复三连四疏港”变为“二环十射四连四疏港”,里程由779km变为1023km。谋划新增了沪甬跨海交通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二通道)、四明山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余慈中心连接线,并调整了部分原有路线。  相似文献   
326.
杭州湾跨海大桥湿接头混凝土,由于恶劣的施工环境、特殊的结构及施工工艺,很容易产生裂缝。通过温度应力计算,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研制出水化热降低剂,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内部的早期温升,实践证明该措施对抑制湿接头混凝土裂缝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27.
杭州湾跨海大桥已经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信息发布等功能,基本上能满足工作需要。但在实践中还要继续完善,形成一套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将会成为我国建桥史上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28.
引言潮流能的开发主要是指将海水水平运动所具有的动能转化成机械能,继而转化成电能。现阶段研制的潮流发电机组均以水流推动旋桨转动类型为主,为了获取较大的机械能,旋桨叶轮一般设计较大,需要较大的水流速度才能起动,因此电站的选址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潮流能电站的站址都选  相似文献   
329.
论述了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工程》高速公路项目中设置分离式路基的原因、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在平面、纵面、横断面上的衔接;分离式路基之间的桥涵设置原则及排水和防护的新方法,特别是对路基的分幅及合幅断面上平面线位的连续和设计标高的过渡作了详细地描述.  相似文献   
330.
张建 《铁道工程学报》2022,(10):7-12+99
研究目的: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将是世界上距离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桥梁,建设条件复杂,国内外可借鉴的工程经验少,工程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基于项目特点,提出超长距离跨海桥梁总体设计思路,研究450 m级大跨度斜拉桥铺设无砟轨道、80 m跨径超长联混凝土连续梁无缝线路及超长距离跨海铁路大桥四电设备集约布置、应急救援、运营维护等典型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也可为其他跨海铁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选择海盐西通道以桥梁方式跨越杭州湾、修建双线铁路桥梁是合适的;(2)杭州湾跨海大桥3座航道桥宜铺设无砟轨道,全桥不限速;(3)超长距离引桥宜采用80 m跨径超长联混凝土连续梁无缝线路,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4)超长距离跨海铁路大桥四电设备宜集约布置,设置海上四电平台和墩顶集成平台;(5)超长距离跨海桥梁宜设置紧急救援站,集中救援与随机救援相结合;(6)超长距离跨海铁路大桥宜根据工务、电务、供电运维需求,合理布置运维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