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7篇
  免费   242篇
公路运输   1819篇
综合类   1114篇
水路运输   952篇
铁路运输   697篇
综合运输   17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盾构下穿饱和软黄土地层地表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软黄土是黄土地区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地质问题之一,在西安地铁2号线施工过程中,盾构法下穿饱和软黄土地层的地表沉降控制成为一大难题。通过对钟楼—永宁门区间饱和软黄土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过程中的纵向和横向沉降分析,初步总结了其沉降规律,并对其沉降控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以后类似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2.
运用超声波残余应力无损检测技术,对轨道交通车辆6005A-T6铝合金地板典型部位搅拌摩擦焊(FSW)与熔化极氩弧焊(MIG)的焊后残余应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FSW焊后地板比MIG焊后地板纵向残余应力平均下降64 MPa,横向残余应力平均下降42 MPa;MIG与FSW焊缝位置残余应力分布趋势基本相同,残余应力最大值出现在焊趾附近。  相似文献   
973.
974.
针对充电机输出电压范围宽、不能在全输出范围内实现高效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软开关充电机。前级采用无桥PFC电路,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及中间母线电压的快速控制;后级采用高效率的全桥LLC谐振电路,实现了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和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ZCS)。在固定中间母线电压时,LLC谐振电路在输出高压或低压时工作在远离谐振频率点而存在效率偏低的缺点,提出了据输出电压来动态调节中间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减小了频率变化范围,提高低压和高压输出时的效率。最后通过一台AC 120 V输入,母线电压DC 200~240 V,输出DC 130~200 V的充电机样机。实验测得充电机额定运行下的效率为91.8%;通过动态调整母线电压测得在130 V输出时整机效率从87.4%提高到90.1%,200 V输出则从89.3%提高到91.0%。  相似文献   
975.
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施工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软下硬复合地层在盾构施工中常常造成盾构掘进姿态不佳及地表塌陷,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管片局部出现破损。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穿越上软下硬地层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盾构隧道穿越上软下硬地层段("由软入硬"与"由硬入软")的施工力学特性,对地表及管片拱顶沉降、管片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在穿越上软下硬交界地层过程中,地表沉降出现显著增大(增量最大可达1 cm),拱顶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较为严重;对较软侧地层进行适当加固,可以有效减小上软下硬地层交界处的地表及管片拱顶沉降,同时能够降低"由软入硬"段管片的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976.
针对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沿线分布大量石英二长岩全风化物,在分析石英二长岩全风化物基本矿物成分和颗粒组成的基础上,结合石英二长岩全风化物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结果以及粗集料(主要考虑掺入角砾石)掺入后的对比试验,初步判定了改良后的石英二长岩全风化物填筑路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7.
复合加筋排水褥垫是针对沿海缺砂地区开发的一项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软基加固中的排水砂垫层,同时具有水平排水与加筋作用.对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加固软土路基技术的加筋效果影响因素、加固地基后路堤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层对于软弱地基、路堤高度相对较低、软土地基厚度较大的工况加筋效果更明显;与砂垫层相比,复合加筋排水褥垫可有效提高路堤边坡稳定性并且节省造价.  相似文献   
978.
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广义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和滑移线场方法,基于Meyerhof求解深基础极限承载力方法得出的地基破坏滑移面模式,推导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公式,并对承载力随滑移面倾角及嵌岩比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嵌岩比、中主应力系数、过载系数等因素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端极限承载力系数随着嵌岩比的增加而呈非线性递减趋势,且递减幅度越明显。随着中主应力系数的增大,极限承载力也随之提高。承载力系数在嵌岩比n较小时,随着过载系数hm的增大而增大;当嵌岩比n较大时,则随hm的增大而减小。现行规范所定义的桩端承载系数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979.
研究目的: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红层地区粉喷桩复合地基及软岩填料路堤的工后沉降是否满足设计控制标准的要求,以指导设计与施工。研究结论:通过试验段的实验研究表明:红层软岩填料的压实系数应控制在0.93以上,且路堤填完后至少6个月才能铺轨。在此条件下,粉喷桩复合地基路堤顶面的工后总沉降能够满足设计控制标准(沉降15 cm,沉降速率4 cm/年)的要求。验证设计采用粉喷桩(桩间距1.0 m,桩直径50 cm)复合地基及软岩填料填筑路堤是可行的。该成果对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0.
通过野三关隧道软岩变形段处理过程,介绍了隧道在软岩变形段的施工过程,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参数、围岩量测、量测结果分析、支护参数的调整以及围岩应力测试的方法及步骤。根据野三关隧道变形破坏特点及工程的性质和安全要求,提出了软岩变形危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