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3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0篇 |
综合类 | 89篇 |
水路运输 | 34篇 |
铁路运输 | 462篇 |
综合运输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运用概率分析方法建立某转向架构架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选取构架的材料属性、几何参数和载荷等作为随机变量,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其分布参数。用构架母材和焊缝部位疲劳薄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其许用疲劳强度建立疲劳强度可靠性失效状态函数。基于蒙特卡罗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转向架构架的可靠度及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随机变量中,空气弹簧部位的载荷变量和材料的许用疲劳强度变量对构架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影响较灵敏,而板厚变量和局部的载荷变量对构架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影响不显著。提出了转向架构架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2.
463.
464.
为了探究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端部悬挂件对构架应力的影响规律,依据UIC 615-4标准,对转向架构架与端部悬挂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校核了构架疲劳强度;开展了实际运营条件下的跟踪测试试验,分析了不同位置测点应力的时、频域特征,计算了等效损伤;结合模态计算探讨了转向架端部悬挂件对构架侧梁端部应力状态产生较大影响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依据标准计算的弹簧帽筒区域的疲劳强度满足要求;远离辅助安装座区域的弹簧帽筒测点,实测最大等效损伤为0.01,靠近辅助安装座区域的弹簧帽筒测点,实测最大等效损伤为0.45,明显高于远离辅助安装座区域的测点;对于靠近辅助安装座区域的弹簧帽筒测点中,弹簧帽筒外侧测点即更靠近辅助安装座区域测点的等效损伤均高于内侧测点,二者等效损伤最大相差84.16%;实测数据存在38 Hz的主频,与辅助安装座和构架连接整体的第4阶模态接近,结合实测数据时频分析结果证明,车辆行驶与轨道不平顺波长共同作用产生的激扰,激起了辅助安装座和构架连接整体的第4阶模态,发生P2共振导致弹簧帽筒区域产生过大应力。 相似文献
465.
再论构架蛇行波行为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振动激振源的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振动计算中的一个关键是此系统横向振动激振源的确定。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大多以轨道横向不平顺为此系统横向振动的激振源,但是引起此系统横向振动的因素很多,诸如轨道横向不平顺、车轮踏面锥度、轮轨缺陷及制造误差、车辆质量及其载重的偏心。仅考虑轨道横向不平顺,显然忽视了其他很多因素的作用,而这些因素的作用无法包含在轨道不平顺中,15年前,曾庆元院士就提出了以构架蛇行波作为车轨(桥)时变系统横向振动激振源的思想。本文再次从数学、力学角度对此思想进行了论证,并结合大量详实的经试验验证了的计算结果及近年来作者在车振实测及列车脱轨研究方面所积累的一些印证材料,充分说明了此思想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466.
基于线路动应力测试得到的动应力谱,考虑焊接结构的特殊性,以国际焊接学会IIW标准中疲劳设计规范提供的焊接接头S-N曲线数据库为依据,利用Palmgren-Miner累积损伤法则,对某提速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与疲劳试验机的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IIW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67.
基于力法的动车转向架构架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原理, 对动车转向架构架结构几何尺寸进行参数化设计, 利用Microsoft Visual C++6.0实现程序化。根据构架设计的原始参数、UIC 615-4—2003标准规定的计算载荷和载荷工况及制造材料的许用应力, 确定构架的总体尺寸和不同截面的几何尺寸, 分析动车转向架构架在各个载荷工况下的最大名义应力。通过计算应力与许用应力的比较, 检查构架结构尺寸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 在构架结构方案设计过程中, 根据UIC 615-4—2003和EN 13749—2005标准的规定, 载荷工况1~13的von-Mises应力小于制造材料16Mn的许用应力230 MPa, 载荷工况14的von-Mises应力小于制造材料16Mn的屈服极限345 MPa, 构架的静强度满足设计的要求, 因此, 应用参数化设计可以快速有效地确定构架的结构几何尺寸, 提高构架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468.
基于Kriging模型的焊接构架抗疲劳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Kriging近似模型技术,提出考虑焊接接头疲劳损伤约束的转向架焊接构架优化设计方法.根据国际焊接学会(IIW)的焊接接头与部件疲劳设计评估标准,基于Miner累积损伤理论,预测焊接接头的疲劳累积损伤;以板厚为设计变量,结构质量最小为目标,在尺寸约束的基础上,增加UIC515-4标准中超常载荷的最大应力、运营载荷的Goodman疲劳安全系数、疲劳试验过程焊接接头累积损伤为约束,创建焊接构架的抗疲劳优化模型;利用均匀设计法对10个设计变量进行120次试验创建Kriging近似模型,在近似模型上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在给定损伤要求下,构架质量减轻11.6%,此方法对复杂焊接结构的抗疲劳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9.
交通规划与分析领域对数据信息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目前没有合适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很好的满足对海量数据的管理、维护的问题,也缺少能够真正融合GIS和Transportation的数据库构架,用户在使用软件的时候门槛过高,难度过大,极为不便。本根据当前的交通规划与分析软件的数据库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智能交通的飞速发展,提出了满足交通规划与分析软件需求的一整套新型数据库构架。这个新型数据库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GIS-T的融合,并在大大降低操作难度和门槛的同时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实现了在交通规划与分析软件中数据库系统质的飞跃。使得用户可以在缩短项目完成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质量,鱼和熊掌的兼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70.
介绍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实现低地板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低地板独立旋转车轮动力转向架的设计方案.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根据UIC 615—4对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