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406篇
综合类   250篇
水路运输   161篇
铁路运输   222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溶液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简单地介绍了该树脂溶液在绝缘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的原理,以及它在数字轨道电路中的应用实现,分析了它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命基础的蛋白质的结构能确定吗? 目前我们不能根据纯粹的理论基础来阐明蛋白质的形状,用实验方法确定蛋白质结构是十分繁琐的事情.许多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能形成形状相似的蛋白质,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详细研究蛋白质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分子来推断各种蛋白质的结构.随着已解出的蛋白质结构的增多以及科学家开发出蛋白质基本结构分类的更加精细的方法,生物化学家将能不断地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新发现的蛋白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15.
1983年在完成P-82新型复台结构材料科研项目后,由于它所显示的各种优越性能,从1984年开始便利用其技术与原理,以TB1388-81、TB1389-81和HG4-1281-80标准为依据着手研制混凝土轨枕用的胶垫产品。充分利用合成材料取代天然材料,充分利用国产材料取代进口材料,充分利用价廉材料取代昂价材料。  相似文献   
16.
17.
明桥面钢桥多铺设木枕、采用钩螺栓与钢桥连接,病害增多.结合黄大线黄河特大桥主跨为钢桁梁明桥面结构轨道结构设计,通过木枕、树脂枕以及两种连接方式的比较,提出黄大线黄河特大桥明桥面轨道结构设计方案:如果不考虑成本控制,可采用树脂枕,并在纵梁预留螺栓孔或在纵梁上焊接槽钢方案;如考虑节约成本,推荐采用木枕,并在纵梁预留螺栓孔方案.  相似文献   
18.
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发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轨道电路原理的一送两受式实时断轨检测技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适应长大隧道的实时断轨检测发送系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合成了频率稳定度优于10-4的高精度正弦检测信号,使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实现了发送端轨面电压的恒压控制.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断轨检测技术对发送系统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轨距左右偏移信号和左右高低偏移信号、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和车体惯性平台输出的轨道倾角信号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准确的轨距和轨向测量结果。从理论上推导轨向的合成算法,对安装于轨距测量梁中心的轨向加速度计的响应进行重力和旋转运动修正后,与三角窗函数卷积运算,得到轨距测量梁中心横向位移的二阶差分,然后再通过二次积分和滤波得到左右轨向值。通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和相应的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加速度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检测车速度无关,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对轨向加速度计测得的位移和摄像式轨距系统测得的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系统测量原理和合成算法的正确性。经静态验证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构架式轨距—轨向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以邻苯二胺和羟基乙酸为原料,经过环化、氧化合成苯并咪唑-2-羧酸,进而合成苯并咪唑-2-羧酸酰肼;然后将苯并咪唑-2-羧酸酰肼与芳香醛反应,合成了10个含酰腙基团的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其结构为IR、ESI-MS、1HNMR、13C NMR等检测手段所验证。通过ESI-MS研究目标化合物与蛋白大分子的弱相互作用,初步评价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