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175篇
公路运输   703篇
综合类   309篇
水路运输   815篇
铁路运输   311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研究持荷作用对大尺度钢管拱肋拼接焊缝残余应力的影响,以及大尺度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以主跨575 m的特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广西平南三桥为背景进行分析。开展持荷状态下拱肋拼接焊缝残余应力足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拱肋拼接焊缝试件轴向、环向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情况,并与非持荷状态试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持荷作用对钢管拱肋拼接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较小,但管内节点处肋板的设置会对钢管拱肋拼接焊缝残余应力产生较大影响;拼接节点处的轴向焊接残余应力以拉应力为主,沿拱肋主管轴向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拼接节点处的环向焊接残余应力沿主管环向拉-压交替分布,拉应力分布在离焊缝较近区域与肋板影响区域,压应力主要分布在肋板之间区域。  相似文献   
42.
隧道内径扩增是盾构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而内径扩增后的管片抗变形能力仍值得探讨。基于南京地铁9号线工程,通过几何相似比为1∶10的模型试验,研究内径由5.5 m扩增至5.8 m对隧道结构抗变形能力影响,并提出内径扩增后的管片厚度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正常加载阶段内,管片的收敛变形、应变和拱顶弯矩近似线性变化且增速较低,而在超载阶段内则均表现为非线性迅速增加;管片内径增大导致其整体变形、局部应变和弯矩均增大,且在超载阶段内尤为明显,使管片处于偏不利的受力状态,深埋条件下管片内径由5.5 m扩增至5.8 m导致其水平、竖向收敛值均增大了14.94%;增大管片厚度可有效控制收敛,尽管导致结构弯矩和偏心距增大,但最大结构拉应变/应力下降,在控制变形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也使管片整体处于更安全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掺碎石膨胀土作为挡土墙填料时的改良宽度对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自制模型箱模拟刚性挡土墙,以广西南宁三塘地区膨胀土为填料,以碎石为改良材料,分别探究体积含水率和侧向膨胀力在不同填料改良宽度时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纯膨胀土渗透性很差,水分难以入渗而汇集在墙顶产生额外压力影响挡墙稳定性,在经掺碎石改良后随着掺碎石...  相似文献   
44.
挖入式港池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槽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部分理论分析,初步研究了挖入式港池的泥沙淤积问题的原因、泥沙运动以及淤积特性。结果表明:含沙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口门处淤积量较大,泥沙粒径较粗,而港池内部淤积量较小,粒径较细。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该形式港池口门处的淤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5.
桩群阻力影响下的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本文利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互补充的手法,经物模多种试验得出单桩、群桩阻力系数公式,用于数值模拟的研究中。从而克服了以往数值模拟码头工程预演方案中难以考虑桩基阻力的缺点。得出的桩基码头前沿区流速、流向更加真实,贴合实际,对回淤强度的预报、减淤措施的提出及船舶靠系泊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利用耐波性和操纵性水池中的自航型预报船舶完整稳定的系统方法。模型试验是在极陡的规则波情况下完成的,主要考虑了船模在顶浪和尾斜浪情况下漂浮和运动情况。这种方法曾有于两艘托网渔船,有效地验证了使船舶倾覆的稳心度的最低临界值。将倾覆临界值同国际海事组织对完整稳性的规范进行了比较,系列模型试验也证实了在临界值上的倾覆仅在属斜浪的情况下发生,同时也显示了倾覆是由于横甩,在波峰上的稳性损失或埋首造成的。  相似文献   
47.
李忠成  韩强 《水运工程》2001,1(3):18-21
介绍工作船码头采用轻型空心方块结构型式的断面模型试验方法、测试内容及试验结果,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陈川 《铁道建筑》2021,(1):44-46
以青藏铁路为依托,采用人工气候模拟试验箱在冻土层中进行灌注桩浇筑试验,并运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对低温环境下冻土-灌注桩温度场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后,灌注桩桩心温度最高,桩体表面温度最低,受水泥水化热影响桩心温度有短暂温升随后开始下降,入模5 h桩心温度降至0℃,入模30 d时降至-4.9℃,...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邻近堆载对高速铁路桥梁群桩产生的影响,根据相似比理论设计了室内模型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确定模型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施加桩顶竖向荷载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研究堆载等级、堆载大小、堆载形式对桩身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载作用下前排桩附加弯矩最大,边桩附加弯矩大于中间桩附加弯矩;前排桩1/10桩长处出现最大附加正弯矩...  相似文献   
50.
海文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跨越地震活动断层的跨海桥梁,主桥为独塔半飘浮体系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30+230)m,跨断裂带引桥为57~60 m不等跨径的简支钢箱梁。针对项目强震、强风、强腐蚀等复杂建设条件,该桥主梁采用自重轻、抗风性能优、疲劳耐久的STC轻型组合扁平钢箱梁结构;桥塔采用承台无系梁的横向“人”字形塔、环向预应力锚固系统;通过与沉井方案比选,提出桥塔基础采用超大直径4.3 m的钢管复合桩,以解决强震作用下基础的受力与微风化花岗岩地质施工的难题;采用提出的钢-STC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三维可调节的钢垫石支撑技术方案,以解决跨断裂带钢箱梁日常行车舒适性与强震下桥梁易修复的难题。开展钢箱梁简支桥面连续构造理论及荷载足尺模型试验、1∶20主桥振动台模型试验、抗风模型风洞试验等相关研究,验证了结构的可靠性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