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1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多数前轮采用双横臂式悬挂的车型中,主销后倾角和车轮外倾角的调整是通过上支臂的安装螺栓与车架之间加减垫片来实现的。那么加减多少垫片才能达到目标值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1.调整外倾角的计算(如图1所示)图1调整外倾角的计算例:L=100mm,R=200mm,H=350mm,同时加减3mm垫片,外倾角变化C,则tanC=3/350=0.008,C约为0.5°。2.调整主销后倾角的计算(如图2所示)100AA6B图2调整主销后倾角的计算在两个螺栓处,前端减少1.5mm垫片,后端增加1.5mm垫片,总的调节量为3mm垫片,上支臂转轴扭转的角度A的正切值tanA=1.5/50=0.03,上支臂球头转动…  相似文献   
32.
利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对导向机构结构参数和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悬架的设计更为精确、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后,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33.
双横臂扭杆悬架的特性分析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复数法分析了双横臂扭杆悬架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整套设计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轮距、悬架中心和侧倾中心以及悬架刚度等参数随车轮载荷变化的关系特性。  相似文献   
34.
35.
FSAE赛车双横臂前悬架强度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FSAE)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其合作会员单位,在学习和总结美、日、德等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精心打造的一项全新赛事.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为汽车及相关领域全面型综合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36.
横臂独立悬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悬架系统之一,只要适当地选择上下横臂的长度并合理布置,就可以获得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和平顺性,其前轮定位参数调整也比较方便。然而,不少维修人员在调整这类悬架系统的定位参数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许多配置双横臂独立悬架的车辆经过车轮定位调整,尤其是经过前轮主销后倾角的调整,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行驶跑偏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维修工对双横臂悬架结构和主销后倾角的作用认识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37.
王坤  李迎浩 《汽车科技》2008,(Z1):25-27
侧拉杆的布置是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分析了侧拉杆在转向轮及非转向轮的布置特点,提出了在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设计过程中侧拉杆布置所需满足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38.
针对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硬点位置的设计匹配和运动学仿真较为复杂和繁琐的情况,以某车型为例,根据整车参数,以多体动力学、空间机构学、优化理论为基础,以Adams和Matlab为支撑,进行了硬点的匹配设计,并利用Matlab编写了计算软件,从而探索了一套简单有效的方法,基本解决了双横臂导向机构硬点的匹配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39.
根据某汽车双横臂前悬架硬点坐标等参数,应用ADAMS/Car建立该悬架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悬架系统进行车轮跳动仿真分析,模拟车轮跳动对双横臂悬架前轮定位参数的影响,得出相应参数的变化规律曲线。根据仿真试验结果和相关参数的设计要求,对该悬架的部分硬点位置及悬架特性参数进行优化,使悬架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佳。结果表明,所做的优化设计有效,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某车型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前轮距加宽的要求,提出了改型设计的几种方案,并根据轮距和定位参数随轮跳变化的曲线趋势确定了最优方案.建立了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对比静态平衡位置时定位参数的理论值与仿真值,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5种运动特性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前束角变化最为灵敏,从而可确定上下摆臂各加长40mm、转向器长度不变、转向拉杆每侧加长40mm的方案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