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4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3398篇
综合类   1019篇
水路运输   125篇
铁路运输   1217篇
综合运输   10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425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59篇
  2004年   425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制约单条线路运能提升的主要瓶颈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以实现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远期100万人次运能为目标,分析列车折返能力.基于图解法对折返站的站前单渡线折返、站后单渡线折返、站前站后交替折返和站后双渡线交替折返这4种折返方式的折返时间、折返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根据不同的折返能力对线路运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的颗粒材料运动方向规律的分析,阐述施工中的摊铺方向和使用中的行车方向的相互关系,探讨摊铺方向对沥青面层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建议在沥青面层施工中应注意混合料摊铺的方向,以提高沥青面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3.
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轨道交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和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线路主要是以计算机、系统集成、控制及通讯系统综合为一体的新型铁路运营系统为基础。本文主要针对行车组织当中的存在一些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应对方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994.
这项技术改变了转向系统传动比不可改变的历史.但又不同于通用概念车Hywire上使用的线控转向系统,它依然采用机械部件将前轮和方向盘连接在一起.保证了行车安全和清晰的路感。  相似文献   
995.
故障现象:1998款奔驰S320 轿车。车主反映较为费油。该车为W140 底盘,直列六缸的 M104发动机,采用电子节气门,两缸共用一点火线圈的点火模式点火。故障诊断:  首先试车,感觉加速迟缓,并且发动机怠速不稳,排气管“突突”,尾气生油味很重,急加速偶尔有放炮声。根据车主所说及试车情况,决定先对喷油器及火花塞、高压线等逐一清洗检查。用超声波清洗机对喷油器清洗后,进行了泄压 及喷油量试验,均符合要求; 火花塞电极被积炭覆盖,已 成黑色,显然燃烧不完全或混合气过浓所致,更换一组 高性能白金火花塞;高压线 电阻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这 些工…  相似文献   
996.
地震时桥梁端部易产生变位,对桥上列车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为研究基于梁端变位对震时列车行车安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及相应限值标准,建立车轨耦合振动模型。将梁端变位对应的轨道变形曲线作为静态不平顺施加到轨道上,地震导致的轨底激励以正弦波的形式通过大质量法作用于轨底,分析给定梁端变位、轨底激励及运行车速对列车行车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脱轨风险与三者均正相关,因此在确定地震时梁端变位限值时应同时考虑三者的影响。通过二分法搜索得到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正弦激励下、列车以不同车速运行时,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达到限值时对应的3种形式梁端变位的界限值,取97.5%保证率得到不同车速对应的梁端变位限值。以5跨高铁32 m标准跨简支梁桥为例,进行地震作用下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得到按动态方法确定的梁端变位临界值,通过与按静态变位加轨底激励计算得到的震时梁端变位限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变位限值的正确性。依据所提出的方法和梁端变位限值,可采用地震下桥梁动力分析代替车轨桥耦合振动分析对高铁列车震时行车安全做出快速评价。  相似文献   
997.
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行环境下行车组织进行介绍,提出优化长大运输线路的行车管理方法。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线路特点和客流分布情况,提出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构建集成化故障处理模式、行车调度区域化分工管理等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大小交路运输的优势。相关研究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大小交路行车组织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套跑运行时,大交路列车与小交路列车的晚点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文章基于小交路折返站采用站前单渡线侧进直出折返方式,根据列车折返作业流程,分析不同列车不同程度晚点下的行车调整制约点,建立列车晚点行车调整模型,提出相应行车调整策略,为行车调度人员在应对列车晚点情况下高效组织行车提供最佳决策。以厦门地铁3号线为例,探讨列车晚点下行车调整策略应用实施方案,相关研究对大小交路套跑晚点分析及行车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盾构水中进洞段的覆土最薄处为6.187m,属于超薄覆土盾构施工,给地面沉降控制增加了难度,同时极有可能出现隧道“上浮”现象;由于正面压力的减少,易造成管片之间的松动。介绍了该隧道工程所采用的盾构水中进洞的过程,分析并探索了为防止地下水进入工作井,采用井点降水、水中进洞以及洞门封堵等保证盾构进洞安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驾驶员应有足够的视距来判断车辆前方发生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行驶。从山区公路交通流特点和事故成因出发,对平面视距和纵面视距的行车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保障行车安全角度总结了行车视距设置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