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212篇
公路运输   794篇
综合类   386篇
水路运输   1085篇
铁路运输   362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水喷射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阐述了水射流喷射(WJ)和水射流磨料喷射(AWJ)的加工原理和设备组成,以及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状况,并就我国进一步发展该技术提出了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模型试验,从动应变的角度论述了动荷载作用下基底结构的动力学性能,同时也对边墙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应用有限元法编制了斜板桥支反力分析程序。通过各种计算结果,研究了影响参数变化时斜板桥支反力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斜板桥最大支反力实用设计计算公式。模型试验表明,此公式计算值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并列弹性双圆柱体流体脉动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并列弹性双圆柱体在均匀流场中的脉动压力及其动态响应,给出了双柱间距直径比T/D=1.75,2.5,3.5和4.19×104<Re<9.1×104范围中柱表面脉动压力沿圆柱周向的分布以及脉动升力和阻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柱的振动对其脉动升力和阻力系数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软弱围岩的双车道公路隧道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陈炽昭 《公路》1993,(5):29-34
为了解新奥法修建大跨度公路隧道时围岩的支护机理,进而探讨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软弱围岩中大跨度隧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以检验掌子面支护效应的存在与范围,初始地应力和围岩参数与计算对比的可靠程度以及围岩的破坏形态、部位和范围。试验结论认为,围岩的初始应力符合σ_x=(μ/1-μ)σ_y的关系,三维有限元分析毛洞的位移曲线与实测值吻合,掌子面支护效应最有效范围是距掌子面约0.7D(D-毛洞宽)范围内,围岩的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有一个塑性软化变形的阶段,试验与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
目前对在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时,往往需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来反映桥梁结构实际损伤所产生的性能退化。然而,荷载试验方法存在费用高、耗时长等问题,进行荷载试验代价巨大,且对于存在损伤的结构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基于对一新建跨径30 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进行的足尺模型试验结果,构造定义了2种不同的刚度损伤折减系数,结合规范给出的开裂构件抗弯刚度计算公式,提出基于刚度损伤折减系数计算构件实际剩余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2种方法定义得到的抗弯刚度折减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箱梁在出现损伤后的刚度折减效应明显,从箱梁出现开裂损伤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刚度折减约40%,相邻两截面的刚度折减可近似呈线性分布;基于刚度损伤折减系数计算的剩余承载力与试验值的偏差都在5%以下;结合刚度折减系数沿箱梁纵向的分布规律,可计算得出在跨中截面出现损伤后,沿箱梁纵向各截面实际剩余承载力的分布规律。提出的基于刚度损伤折减系数计算实际剩余承载力的方法,可通过结构外观检查结果实现对带有损伤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实际剩余承载力的准确计算,该方法简便可行、费用低廉,同时也可为出现损伤的在役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及剩余承载力计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