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材料服役于水环境中,其摩擦磨损行为不仅与摩擦副材料本身的性质有关,还与载荷、速度、温度等因素相关,同时也与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本文重点阐述水环境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材料在水溶液中的摩擦磨损行为。  相似文献   
12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营造河道景观,改善河道亲水环境,凸显河道景观、游憩、生态,以及与周边环境互动等功能逐渐得到重视,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分析上海市闸北区河道水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徐家宅河生态治理为实例,分析了徐家宅河治理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以期为其他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3.
多雨地区双块式无砟轨道湿态混凝土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处于水环境中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内部存在不均匀的湿度场,而湿度会对轨道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研究水环境中双块式无砟轨道内部不同湿度状态下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结合水环境中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湿度分布情况,建立了混凝土基质纳观组分(C-S-H)分子动力学模型,对混凝土基质展开多尺度计算,并进行两级均匀化分析. 结果表明:水环境中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表层湿度的梯级分化明显,轨道内部的湿度差最高可达38.4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混凝土饱和度由0增加到100.00%时,支承层、道床板及轨枕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幅分别可达35.0%、19.5%、16.2%.   相似文献   
12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82-182
环境保护部历时7年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简称《导则》)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导则》的发布填补了我国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环评工作已经从关注地表以上的、可见的(或可听的)环境影响,逐渐向地下的、隐蔽的影响延伸,是环保系统构建全方位立体空间污染防范体系的又一新举措。同时,《导则》的发布,也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地下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5.
在当今社会水环境的保护成为重要课题,而在水环境保护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水力学,水力学与水环境的结合,一方面促进了水力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水环境保护这一领域的发展,故本文结合当前水力学在水环境方面发展的状况对水力学在水环境保护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当前水力学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主要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在最后对水力学在水环境保护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6.
研究目的:研究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地下工程的建设规划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在总结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基础上,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施工期车站基坑降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地铁运营后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地铁施工期的基坑降水只发生在张家堡站,中心水位下降6.3 m,降水量为10 454.15 m3/d,影响半径441 m,对地下水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铁建成运营以后的地铁线路阻挡了地下水的径流,造成"迎水面"水位壅高,"背水面"水位降低,通过模拟水位变幅在0~1.7m.  相似文献   
127.
天津典型湿地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天津典型湿地即七里海、北大港、团泊洼和大黄堡湿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监测结果,对其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4个湿地水质的pH、As、Cd、Pb浓度较低,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要求;除团泊洼外,其他湿地水体的铬浓度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标准;而COD、总氮、总磷和汞浓度含量较高,远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湿地外围河流如七里海湿地的潮白新河,团泊洼湿地的独流咸河与大邱庄排污河,北大港窑地桥污水河等多为排污河,水质很差,这些外围河流对湿地的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8.
以山西省某高速公路为实例,在调研和分析高速公路桥面径流收集与处置系统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征的敏感水环境,分别提出了隔油沉淀池+人工湿地、二次隔油沉淀池的桥面径流收集与处置技术,并对山西省"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跨越敏感水环境桥梁给出了不同的桥面径流收集及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9.
水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当前,我国对水环境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收效不理想,出现了边治理、边污染,环保投入"无底洞"现象。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出现偏差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必须对水生态进行全面检测、诊断,首先要从规范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着手,调整流域产业结构,从源头上控制整个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使其保持在水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为了切实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快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关于"工程范围的确定、工程规模的控制、工程目标的实现"的技术路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0.
《经济导报》2009,(3):44-47
曾经能轻而易举地采集石油与天然气的那些公司,现在不得不考虑其他各种方案,包括油砂、重油和油页岩,以及在恶劣的超深水环境和北极中开采常规石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