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篇
  免费   133篇
公路运输   1629篇
综合类   731篇
水路运输   823篇
铁路运输   622篇
综合运输   177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王邵恒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13):112-116
简单阐述了双质量飞轮常见的拧紧不合格问题,结合实际问题案例调查分析,运用相应质量工具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如何提升双质量飞轮拧紧合格率,进行措施实施验证。最终更换定位工装,优化调整支撑托盘的固定螺栓,并对拍照相机进行角度补偿值、圆心补偿值及修正量参数设定,通过数据验证及结果对比,最终达到提升双质量飞轮拧紧合格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2.
针对在四通道液压振动台及试车场路试过程中,某样车排气管支架出现的焊接螺母疲劳开裂问题,在考虑焊接螺母焊点和螺栓预紧力的前提下,建立开裂支架的局部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根据Miner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材料S-N曲线,对正弦信号激励下的排气管支架进行疲劳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疲劳寿命预测,并对简化后的局部排气管支架模型进行疲劳验证,优化前后的仿真模型寿命曲线趋势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危险区域分布与试验一致。针对焊接螺母或者螺栓连接的支架疲劳开裂问题,在考虑螺栓预紧力的基础上,建立局部模型疲劳分析并结合试验验证,提出优化方案解决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流程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3.
为解决在复杂海域环境下的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在长距离、浮运航道尺寸受限的管节拖航过程中操纵性差、易出现失控乃至搁浅等问题,对沉管管节的拖航编队形式进行研究,提出一种首尾各1条拖轮吊拖、两侧4条拖轮利用沉放驳及其上的浮运辅助设备傍拖、2艘拖轮随管节应急的沉管管节拖航编队形式。结果表明:首尾各1条拖轮能更好地控制管节航行方向,4条傍拖通过沉放驳及其上的浮运辅助设备与管节连成一个整体,能精准、高效地控制管节航迹线,2艘应急拖轮在必要时可加入抵抗横流,确保管节拖航浮运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954.
分析了B型地铁车辆轴箱下盖螺栓断裂故障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55.
为适应现有项目先铺法沉管隧道工程施工需求,结合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工程S08标施工实际情况,基于块石基础及碎石垫层施工等多波束水深测量采集的数据,利用HYPACK软件TIN模型分析并绘制成色块差值图,以一种快速可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分析施工质量,有效满足了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项目的生产决策需要,在工期短、工序繁多的不利条件下,以高精度、高标准的成绩全部完成管节安装,并全部满足验收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56.
为满足跨石整平作业面大、作业水深大、作业精度要求高以及工效要求高等需求,通过多方比选,选用水下步履式整平设备进行深中通道S08合同段的碎石整平作业,并以“口”字型带月池的船为工作母船。采用沉管隧道基础整平监测系统对已整平碎石垫层的质量进行即时检测,各项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屏及时掌握整平精度的情况,实现了工作母船与整平架分离状态下测量系统高精度指导。  相似文献   
957.
池明华  胡方  李汪讳  林国庆 《公路》2024,69(5):28-32
深中通道块石抛夯船集定位测量、深水抛夯、高程自检为一体,其关键技术及装备均采用世界领先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管理系统先进、抗风浪能力强等优点;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深水基床抛夯施工管理控制系统,实现了块石抛夯与质量检测的自动化控制。应用在深中通道的施工中,不但能够满足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基础施工的要求,而且对促进我国交通建设技术进步、提升我国跨海通道建设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8.
提出了一种DSM法硬土层辅助贯入施工技术,可用于大直径薄壁钢圆筒在硬土层中振沉施工.从施工参数、质量控制、工艺验证以及施工效率等环节介绍了该技术实施要点,可对水下硬土层进行高精度差别处理.该技术已用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施工和快速成岛,具有先进性、创造性、环保性以及实用性的优点,可为外海大型人工岛工程建设提供技术...  相似文献   
959.
《中外公路》2021,41(4):52-57
砾石土作为一种良好的回填料,在中国公路工程建设中使用较广泛,但目前对砾石土公路路基地基处理主要集中在浅表层的处理,对其水下填筑体深层处理研究较少。该文结合新疆35团至若羌高速公路工程台特玛湖段戈壁砾石土路基,采用强夯法对其水下填筑体深层处理,监测夯击时砾石土夯沉量、隆起量、超静孔隙水压力,并对比其强夯加固前、后效果。试验表明:戈壁砾石土单点夯最佳夯击击数大致为9击,夯击时地表隆起量小;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迅速,消散时间约1 h,多遍点夯时可连续作业;强夯前、后砾石土加固效果有明显提升,适用于沙漠浅水湖区的水下回填。  相似文献   
960.
沉管隧道纵向软弱土层往往分布不均匀,并且软土地基的性状随时间变化,当前修建的港珠澳沉管隧道为通过接头连接的半刚性节段,接头作为管体中最薄弱的部分,易发生较大差异沉降。考虑到沉管隧道受力变形受到随时间变化的软土地基性状的影响,将管节简化为Timoshenko梁模型,将土层简化为Kerrr地基模型,考虑地基刚度随时间的变化及接头的受力,推导出不同边界条件影响下隧道的受力与变形方程,进一步分析沉管隧道的管节差异沉降。以港珠澳沉管隧道工程为例,计算建设期全回淤工况下的沉管隧道节段-接头竖向位移,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经分析表明:1)建设期的接头传递前后节段间的竖向差异沉降和转角差;2)本文理论模型的计算沉降和实测沉降变化趋势相近,基于理论模型的计算沉降值大约为地基沉降值的5/6;3)不考虑节段接头影响时,当等效弯曲刚度折减系数取1/7,等效剪切刚度折减系数取1/14,得到的隧道纵向变形基本等价于考虑接头影响的管节节段变形;4)对于长大沉管隧道,柔性边界模型计算沉降值伴随边界-转角刚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基于Kerr地基Timoshenko梁假设的简化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沉管隧道节段-接头竖向位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