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分析了塑料零件辐的应用趋势;介绍了越来越广泛应用的热流道技术,气体辅助成型技术及注塑模CAD/CAE/CAM技术在汽车塑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92.
文章通过分析产品的结构特点,利用3D饰件双色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试验。结合注塑成型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评估分析成型后的双色饰件3D效果与成型质量,开发出用于双色激光饰件的成型工艺,进而提出成型3D双色激光饰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3.
94.
通过应用Moldflow对汽车C柱装饰板该类型产品进行注塑成型仿真分析,主要对翘曲变形问题进了分析,幷与实际成型效果进行了对比。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优化方案,修改产品结构,以降低产品的变形量。结果表明:模具实际成型效果良好,提高了产品的成型质量,实际装车满足了面差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5.
聚碳酸酯(PC)是几乎无色的玻璃态的无定形聚合物,有很好的光学性,被广泛应用在汽车照明系统、灯罩等产品上,但PC内应力残留是导致PC制件开裂失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从某电动汽车透光LOGO标牌开裂失效出发,运用材料分析及溶剂测试方法,得出开裂的根本原因是标牌存在内应力,并从结构尺寸设计、注塑工艺、退火工艺和焊接工艺等环节消除内应力,为未来更多车型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姜涤清 《集装箱化》2012,23(12):15-17
1箱体材料1.1外侧板冷藏集装箱外侧板一般采用铁素体不锈钢、镀锌板和镀铝镁板等材料。镀锌板和镀铝镁板的成本低于铁素体不锈钢,并且具有一定防腐性能和结构强度,使用较为广泛。此类材质的外侧板通常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的方式拼接而成,压有浅波筋,成型较为美观;但是,由于存在焊接内应力,外侧板与上下侧梁焊接后会产生凹凸不平之处,涂装高光漆或哑光漆后较为明显。外侧板也可由铝板或其他薄金属板通过铆接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用于港机部件表面保护和修复的涂层中通常存在的内应力的产生过程 ,认为它是导致涂层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测了不同基体上的环氧树脂涂层在室温固化时所产生的内部应变 ,结果表明胶层在常温条件下固化也会出现一定的残余应力 ,内应力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8.
聚丙烯(PP)是一种原料来源广泛、综合性能较好、应用较普遍、价格相对低廉的通用塑料.改性后的PP广泛用于汽车、医疗、食品、建材和家电等行业。注塑成型是塑料加工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注塑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如气痕/气泡、银纹、凹凸、毛刺和飞边等问题,影响制品的品质。下面对以橡胶和滑石粉等改性PP聚合物为原料的某前保险杠羊角部位在注塑成型中发生凹凸不良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我国汽车注塑模具发展得很快,到目前为止,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水平.同时,国内汽车注塑模具随着汽车一起进入自主开发时代,但是对于与注塑模具相关的热流道系统,我国目前却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也使得国内的整体注塑水平相对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0.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SABIC)日前发布了运用Exatec E900 Grafx技术采用Lexan聚碳酸酯(PC)薄膜,创造出了与当前流行的镀铬和金属车身彩色油漆类似的独特色彩效果。在该应用中,技术人员将一块预先印制(通常印在背面)的薄膜成型、切割,并嵌入模腔。然后,在薄膜背面将Lexan树脂注塑成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