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640篇
综合类   338篇
水路运输   316篇
铁路运输   577篇
综合运输   15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41.
潮汐河口宽浅弯道的水流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北槽河道为例,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潮汐河口宽浅弯道的水流动力特性及演变特征,探讨 北槽航道回淤集中于弯道段与潮汐河口宽浅弯道演变的关联性。研究成果表明,尽管受多种因素干扰以及河槽较强的二维 性,潮汐河口弯道仍呈现了一定程度弯道水流特征和演变特征,北槽中部航槽的弯道形态可能对航道回淤起到一定的促进 作用。  相似文献   
742.
在开挖浅埋隧道的过程中,由于地层损失和地下水位变化会造成隧道上方的地表沉降,当地表变形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影响隧道或地表公路和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将某城际轨道工程开挖浅埋隧道的监测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上方公路的沉降值及其影响范围,可为当地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43.
为探究浅埋地下结构在盆地面波效应作用下的地震反应特性,文章以北京某两层两跨箱型框架结构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有限差分软件,针对盆地面波效应作用与单一地震波作用下地铁车站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盆地面波效应作用下地下结构的动力响应有明显的放大作用,且随着地下结构深度的增加,相应部位的放大系数有所减小;在盆地面波效应作用下没有改变原有地下结构抗震薄弱点位置;在盆地面波效应作用下,地震波的地震动特性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4.
超浅埋小间距隧道穿越既有公路变形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下穿既有公路的某超浅埋小间距隧道工程,对入口段的穿越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浅埋区左、右线隧道整体有左移的趋势,右线最大水平偏移量是左线的6~8倍左右;地表沉降由右洞拱顶地表向左洞延伸形成一沉降槽,右隧道拱顶地表沉降量最大;对存在偏压的浅埋小间距隧道,衬砌结构采用不对称几何形状设计比较有效;从中隔墙到偏压山体与地表交界处形成了明显的剪切带,应为施工期加强支护和监控重点区域。文中所给出的穿越里程段的偏压小间距隧道的变形规律、应力分布及中隔墙和衬砌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以及既有公路路面的沉降规律等,对该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和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45.
高铁的正常运营对下方无砟轨道的沉降要求极为苛刻,这也间接增加了浅埋隧道穿越既有高铁路基的难度.文章以广州某地铁9号线下穿武广高铁为依托,结合国内新兴的MJS工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MJS预加固可有效控制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列车限速、加强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加强信息化施工水平等确保高铁运营安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46.
结合隧址地质特征,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北固山隧道出口段在采用不同开挖工法条件下围岩和支护结构受力与变形规律的差异,同时结合施工工序和工程特点对不同开挖方法的选取进行了分析比选,最后得出了北固山隧道出口段采用弧形导洞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是符合隧道设计规范、又满足围岩及支护稳定性要求的施工方案,且施工工艺简易,经济.研究成果将对同类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7.
花东铁路电气化新建工程之溪口隧道(3 140 m)及光复隧道(2 360 m)是平原区浅覆盖隧道,内空净宽11.3 m,布设2股轨道及两侧维修步道。隧道施工以明挖覆盖工法为主,但在过河段穿越寿丰溪北岸(75 m)及南岸(85 m)堤防段、马太鞍溪北岸(170 m)及南岸(120 m)四处堤防段则采用隧道钻掘工法施作。钻掘隧道覆土高6~18 m,穿越砾石层,开挖断面宽度13.7 m,断面积131.3 m2。钻掘隧道开挖采新奥工法(NATM)进行,因覆土浅且地质松软,拱作用难以形成,开挖时需配合地盘改良及先撑管幂进行。施作方式依序为地表垂直钻孔进行固结灌浆、打设先撑管幂,隧道开挖时则以钢支保、喷混凝土及岩栓作为临时支撑,最后施筑钢筋混凝土内衬砌。  相似文献   
748.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浅埋段往往因岩石风化严重,且地表覆盖松散堆积层,是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段。以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岔沟门隧道塌方为例,分析洞口浅埋段隧道塌方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方案,并对今后预防该类塌方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49.
史寒冬 《交通标准化》2012,(11):125-127
针对西北地区某黄土隧道浅埋开挖现象,结合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和岩石力学试验,并运用有限单元法,使用MI-DAS/GTS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对该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做出了客观评价,为隧道下一步的施工方案、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对实际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0.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西南地区客运专线项目建设,该地区属云贵高原,山高坡陡,线路设计隧道所占比例较大,沪昆项目隧道所占比例接近70%。隧址区存在地质复杂、地形多变、隧道进出口多存在浅埋、偏压及软弱围岩、洞口基地软基等地质危害,利用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对隧道洞口洞顶及基地进行加固,为安全进洞施工及明洞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其中明洞段软基处理可以尽早防治线路工程下沉、冒泥、弹簧土等严重危害运营安全的工程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