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90篇
公路运输   825篇
综合类   56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1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铁路隧道火灾事故及其规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东平  王峰  余颜丽  李奎 《隧道建设》2015,35(3):227-231
铁路隧道火灾规模是隧道火灾防治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铁路隧道火灾事故及列车火灾规模大小的统计,分析了铁路隧道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后果,提出了减少铁路隧道火灾事故的相关建议。总结了影响铁路隧道内列车火灾规模大小的因素,建议列车材质采用难燃材料、设计合理的防灾通风速度、尽可能减少列车门窗的开启数量等措施来降低隧道内列车火灾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客车的特点及国外相关研究结果,建议在铁路隧道和隧道群火灾后果评估中,可采用15 MW的稳定热源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892.
谢勇涛 《隧道建设》2015,35(3):238-243
新乡市平原路隧道为双向4车道,下穿既有建筑物610.55 m,与既有建筑物底板净距仅2.0~4.5 m,属浅埋大跨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根据工程类比,提出了分离式、双连拱和双孔矩形等隧道断面形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既有建筑物受影响的规律,最终确定采用双孔矩形隧道,CRD法施工,并提出了双孔矩形隧道的优化方案:双孔矩形隧道与地下商业街紧贴,充分利用商业街作用,施工中辅以适当范围的超前注浆措施,但设计参数不宜过高,否则不但施工中难以实现,而且对提高加固控制变形的效果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93.
韩伟锋  陈馈  张兵 《隧道建设》2015,35(9):957-961
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由于掘进载荷不稳定,盾构刀盘受力不均、震动变形及刀具非正常损坏等是盾构施工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以工程现场刀盘与地层相关参数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方法,在不稳定载荷条件下对盾构刀盘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得出盾构在该地层不稳定载荷条件下掘进过程中刀盘应力、应变状态,可确保刀盘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94.
孙海波 《隧道建设》2015,35(9):962-968
富水砂层与黏性土地层等普通地层相比,其孔隙率大、渗透性强、含水量大,在此类地层中带压进舱作业的难点是地层气密性封堵难度大。在高压环境中,为了尽量减小气体的逃逸,以西安地铁3号线土压平衡盾构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成功带压进舱为依据,通过采用盾体外部膨润土泥浆封堵、掌子面用高效能泥浆形成泥膜封堵、盾尾采用加大同步注浆量和盾尾油脂注入等方法,以及一系列气密性检测等措施,成功进行了带压进舱作业,并得出土压平衡盾构全断面富水砂层气密性封堵的方法及气密性合格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895.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宁启铁路的变形影响规律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超  高志刚 《隧道建设》2015,35(10):1015-1021
地铁隧道在下穿既有铁路时,保证其安全运营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保证南京地铁S8线某段盾构隧道下穿宁启铁路桥涵的安全,通过建立FLAC三维数值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将监测结果和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盾构下穿期间,在对地层进行水泥注浆、加固土体的同时,还应加强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设定施工控制区域,并将盾构施工参数精确到每一环。2)地层加固前后的地表变形规律,采取加固措施可以将地铁下穿带来的铁路沉降影响降至0.7 mm。3)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了地表变形监测方案。结果显示,路基地表沉降较之桥涵沉降值显著一些,但仍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96.
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机制砂级配断档和环水保是影响机制砂生产的2个技术难题。渝黔铁路天坪隧道机制砂生产中采取增设FG500螺旋洗砂机和迂回式过滤水舱,并安装多档调节电气开关控制转速和加压过滤设备的方式,将0.075~0.15 mm档流失的砂子回收利用,使机制砂颗粒级配断档得到弥补。通过混凝土试验进行验证,得出机制砂颗粒级配是影响机制砂性能参数的关键因素;同时,增加过滤设备并将小于0.075 mm的石粉与水分离,使生产机制砂排出的污水干净清澈,实现污水零排放,对周边环境完全无污染;最后得出,在生产中要对这些关键生产技术加以控制,才能达到技术、经济和环保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897.
瘦西湖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洪伟 《隧道建设》2015,35(4):316-321
大直径曲线盾构隧道中,盾构掘进时盾构对其两侧和拱顶上方的土体作用不同,不同位置土体表现出不同的变形规律。为了保证曲线盾构隧道施工安全进行,并针对变形的差异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现场监测和FLAC 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超大直径曲线盾构隧道施工中周边土体变形进行分析,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隧道掘进,地表沉降呈现反"S"形变形趋势,与3个变形阶段对应,即盾构切口到达时缓慢隆沉,盾构通过时沉降较快,盾尾脱出时沉降趋于稳定;2)横向沉降槽曲线中,掘进时隧道掘进方向曲线内侧沉降量比外侧对称位置沉降更大;3)土体水平位移在隧道掘进方向曲线内侧变形量小于外侧变形量。  相似文献   
898.
陈峰 《隧道建设》2015,35(4):335-341
为避免车站和区间盾构隧道施工在"时空"方面的矛盾,充分发挥盾构的使用效率,同时减少车站施工中管线迁改、拆迁、征占地、交通倒改等工作,可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以北京地铁4号线暗挖车站建设为背景,采用FLAC 3D软件对采用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管片结构及周围环境均处于安全状态,工程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899.
王洋 《隧道建设》2015,35(4):354-358
解决好地铁与公交的无缝换乘设计原则与思路问题,能有效提高地铁与公交的换乘质量。通过对地铁与公交无缝换乘的发展趋势及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其基本的设计思路,并以广佛线金融高新区站与其上盖物业"地铁金融城"项目内的公交站场换乘设计为例,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探析。其中,设计原则主要有:直达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安全性原则。设计策略主要涉及缩短换乘距离、通风形式的选择及消防设计措施等。  相似文献   
900.
李丰果  俞建铂 《隧道建设》2015,35(5):463-467
某已运营近2年的地铁区间浮置板道床出现隆起、下沉情况,针对该类型道床隆起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确认浮置板道床基层与仰拱填充层之间存在空腔,地下水在空腔中形成压力,导致道床发生隆起。为了防止道床面继续发生隆起,采取了钻孔放水降压、注浆填充空腔、将道床及衬砌与基岩锚拉等措施对浮置板道床进行综合治理,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