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32篇 |
免费 | 91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1029篇 |
综合类 | 16110篇 |
水路运输 | 6270篇 |
铁路运输 | 8676篇 |
综合运输 | 19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7篇 |
2023年 | 875篇 |
2022年 | 1056篇 |
2021年 | 1496篇 |
2020年 | 784篇 |
2019年 | 738篇 |
2018年 | 247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593篇 |
2015年 | 1230篇 |
2014年 | 2719篇 |
2013年 | 2545篇 |
2012年 | 2788篇 |
2011年 | 3453篇 |
2010年 | 3363篇 |
2009年 | 3998篇 |
2008年 | 3663篇 |
2007年 | 2835篇 |
2006年 | 2760篇 |
2005年 | 2603篇 |
2004年 | 2347篇 |
2003年 | 2322篇 |
2002年 | 1694篇 |
2001年 | 1509篇 |
2000年 | 1273篇 |
1999年 | 779篇 |
1998年 | 733篇 |
1997年 | 712篇 |
1996年 | 702篇 |
1995年 | 639篇 |
1994年 | 611篇 |
1993年 | 558篇 |
1992年 | 530篇 |
1991年 | 424篇 |
1990年 | 368篇 |
1989年 | 335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91.
长沙综合枢纽双线船闸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浇筑量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不埋设冷却管及其支架,优化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研制和使用超缓凝材料与低热干性高掺低胶混凝土。经温度场仿真模拟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混凝土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温差为5.8℃,内部最大温度峰值位于闸墩内部以及与基础接触部位,其他部位在35~50℃之间,计算成果与监测结果接近。温控措施的优化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及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加快了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可为同类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从设计、施工方面分析了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的成因,并从理论分析、预防措施、构造措施、化学方法、工程施工要求等方面探讨了有效合理的治理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在部分位置设置监测点,实时监测并处理,进而对重点部位加固处理,使箱梁结构更加稳定。通过结果分析,验证了治理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3.
与普通沥青路面相比,大空隙沥青路面对改性沥青及集料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对SBS、橡胶粉、SBS与橡胶粉复合、TPS改性沥青性能分析对比,不同型式的纤维分析对比,研究不同改性沥青及纤维对大空隙率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得出SBS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接近TPS改性沥青性能,不同纤维型式对混合料有不同的作用。以期对相关工程有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大量应用,但因其抗拉强度低,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控制不力,容易产生裂缝。现先论述一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接着,着重针对某全混凝土斜拉桥施工期间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其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改性沥青防水黏结层在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中的作用、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该防水黏结层已在上海市S20外环高速的大修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6.
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某立交工程3×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通过两种不同的配束思路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充分体现了仅配置腹板束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7.
998.
为了研究半柔性复合混凝土的设计及材料组成,首先针对大空隙沥青混合料OGFC设计方法,研究2.36 mm筛孔通过率与所形成的混合料空隙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OGFC的空隙率与2.36 mm筛孔通过率大致呈线性相关关系,可依据空隙率需求来预估2.36 mm筛孔通过率;然后研究不同温度、不同荷载频率下半柔性材料的动态模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半柔性复合混凝土的动态模量值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值相当,采用时温等效原理研究半柔性材料的黏弹性能,移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半柔性材料符合线黏弹材料性能,并且通过移位因子,构建不同温度下半柔性复合混凝土模量主曲线,为半柔性复合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999.
1000.
新建唐山市中心城区环线(二环路)工程跨越既有津山铁路,主桥为(34+81+115) m双幅桥面四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采用1.5 m等高度混凝土箱梁,标准段单幅箱梁顶宽19 m。桥塔横向采用双人形结构。斜拉索采用?7 mm高强平行钢丝拉索体系,空间扇形索面布置。为避免斜拉索张拉、后期养护维修及换索等影响铁路运营,索梁锚固采用钢锚拉板的形式。斜拉桥结构采用半飘浮体系,塔梁间设置纵向粘弹性消能阻尼器,边墩和辅助墩处设横向粘弹性消能阻尼器。斜拉桥跨越既有铁路,主桥采用旁位现浇再水平转体的施工方法,转体重量达330 000 kN,转体球铰外轮廓直径5.5 m,球缺直径5.3 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