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1.
滴灌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具有省水省工、提高产量等优点,是目前我国干旱地区农业灌溉工程重点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滴灌工程的设计,并且从工程规划设计的角度对设施农业建设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公路边坡滴灌设计的难点和特点,通过公路边坡灌溉设计、边坡灌溉理论技术以及公路边坡在不同坡度情况下灌溉均匀度分析研究,提出了公路边坡植被滴灌灌溉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成 《中国水运》2014,(3):153-154
高效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的目标是紧密结合管理需求,实现灌区的节水灌溉管理信息化,在示范灌溉系统实现一键自动灌溉,通过对作物定时、定量的精准灌溉,增产增收,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和节省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杨述军 《中国水运》2014,(5):232-233
文中以新疆兵团第九师滴灌自动化系统实施为例,阐述了滴灌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问题以及新疆兵团第九师滴灌自动化工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疆兵团第九师滴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滴灌技术的优越性及必要性,以及施工中的具体运用,作出了简单的探讨与总结。为滴灌技术的发展作出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混凝土预制梁养生过程中的养生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结合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滴灌技术、数据库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混凝土预制梁养生系统,对混凝土梁进行连续的养生控制,达到较好的养生效果,并储存预制梁养生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为后期混凝土结构质量评定与验收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侯新明  杨立魁  高昌珍 《中国水运》2014,(1):228-229,300
滴灌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灌溉方式,对水的利用率可达95%,比喷灌更加节水,而且适用于多种土质;文中结合山西省太谷县葡萄园灌溉工程,介绍了滴灌系统设计方法,对项目中设计的常见问题:管道设计与布置,灌溉制度,安全措施,滴灌设备的确定作了分析研究,经计算满足项目的灌溉要求,可作为果园滴灌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滴灌是一种迄今为止对水的有效利用程度最高的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可以节约高达50%-60%的淡水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双工位迷宫式滴灌带的挤出工艺,设计了定量挤出装置和六工位收卷装置,实现了滴灌带在成型过程中匀速稳定挤出及连续收卷。改进后正常生产线速度为120~140m/min,比传统的单工位滴灌带生产线效率提高了近1倍,同时占地面积、耗电量、用工量均有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公路桥梁施工中滴灌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公路桥梁施工中滴灌技术的应用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滴灌技术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二是公路桥梁施工中滴灌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以不断提高其应用效果,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20.
滴灌技术是保证植物生长效果的有效手段,这种方式具有节水效果显著、不破坏土壤结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为研究公路边坡坡度对滴灌渗流及滴灌喷头间距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Richards方程的有限元软件HYDRUS,对不同坡度的边坡滴灌渗流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浸润线不对称的趋势增加;坡度小于35°时,平均浸润增长幅度小于0.097cm/(°),当坡度大于35°时,浸润范围随坡度增加而快速增长,其平均增长速率为0.7cm/(°)。基于曲线拟合和归一化方法建立了以滴灌时间和边坡坡度为变量的壤土浸润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