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篇
  免费   128篇
公路运输   746篇
综合类   487篇
水路运输   294篇
铁路运输   342篇
综合运输   8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791.
教育的大发展必然伴随着教育研究的蓬勃兴起,这是为战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一条规律。  相似文献   
792.
从铁路废钢铁的来源分析探讨了铁路废钢铁生成模型,并依此推导出铁路废钢铁产生的规律及废钢铁生成总量。  相似文献   
793.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一大类别,是高校的宝贵财富。研究、探索、认识教学档案的特点、形成规律和作用,对其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从而可以促使其更好地为高校的教育教学事业服务。一、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及形成规律教学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的核心部分,由学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和实践部门,包括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招生办、成人教育学院,以及各院、系、教研室等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  相似文献   
794.
795.
796.
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铁路客运站修建之前须对最高聚集人数进行计算,影响该指标的直接因素是旅客在车站的聚集规律.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北京西站、郑州站、石家庄站的调查结果,分析旅客在候车室的到达规律、出发规律、聚集规律;前者进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给出参数取值;中者对检票速度进行利于理论计算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理,并对始发列车和过路列车的相关参数取值提出建议;而后得到聚集规律表达式.根据给出的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表达式形成最高聚集人数计算式,最后通过算例对算式的使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97.
针对北京某地铁车站基坑坍塌事故,从周边环境、设计及施工等因素分析引发基坑坍塌的原因,提出未来基坑设计及施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患于未然:进行基坑的信息化施工,完善监测项目及警戒值.通过远程监控,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处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加强时空规律的探索;注意基坑周围环境探测,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采用动态设计的方法,建立基坑动态管理体系及严格的管理流程,实现基坑施工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798.
通过对不同机型、不同发火顺序、气门排列不同的内燃机气门间隙检查调整的分析,归纳其规律性,得到简单易行的气门间隙调整方法.可应用在实验教学或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799.
吴军 《铁道勘察》2011,37(5):55-57
从湿陷系数和湿陷速率两个评价指标入手,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初始水含量、压力、时间三个因素对甘肃地区湿陷性黄土湿陷性特征的影响规律,并对此作了分析总结。最后给出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路基施工时的防排水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00.
利用振动传感器和测试仪器在某铁路线旁的小区对列车运行经过时引起的三个方向振动速度以及振动频率进行实测。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其振动衰减规律的分析结果与通过监测列车运行引起振动加速度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同时参考《爆破安全规程》中的相关安全允许振动速度标准以及运用"振动感觉与振动持续时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确定了评价列车运行引起建筑物振动的安全允许振动速度,为评价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对邻近建筑物振动危害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最后,指出小幅度长久持续的振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是不能被忽视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采取合理措施来控制和减弱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