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2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国明 《交通标准化》2014,(14):171-173
通过对掺H18的聚合物沥青和基质沥青分别进行热力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改性沥青在高温下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基质沥青在加入聚合物后,其低温性能出现退化;掺加10%热解油H18后得到的改性沥青,其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提高;掺加聚合物后,会使沥青在低温下变得更脆,但是RPE-H18可以缓解聚合物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72.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Fe60 Cr20 Mo20和Fe50 Cr20 Mo20 M10( M=Ni, W)铁基非晶合金的形成过程,通过加热至熔融态再淬火的方法计算出了了Fe60 Cr20 Mo20、Fe50 Cr20 Mo20 M10和Fe50 Cr20 Mo20 W10三种合金形成非晶的临界冷速及一系列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三种合金形成非晶的临界冷速分别为15.7 K/ps、3.62 K/ps和1.04 K/ps,四元合金较三元合金形成非晶所需的临界冷速大大降低,而W元素的添加更能提高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另外,通过热力学参数分析,Fe50 Cr20 Mo20 W10合金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较大为0.626,也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3.
双腔室空气弹簧以其优良的隔振性能及刚度可变特性已经在部分高端车型和赛车上得到应用,但是对其动刚度预报的精确模型及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完善。基于能量原理从热力学角度出发,结合空气动力学及结构动力学给出一套双腔室空气弹簧的精确模型并给出各刚度、阻尼项明确的物理意义。设计示功试验,选取不同振幅和频率的正弦激励对双/单腔空气弹簧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动刚度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双腔室空气弹簧的滞回特性及刚度可变特性,也能够明确反映出动刚度的频率相关性。最后基于模型给出各参数项对动刚度幅值和滞回相位角的影响规律,基于试验验证仿真结果并给出规律的物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单腔室空气弹簧的动刚度频率特性相位角仅因热交换而存在一个峰值;双腔室空气弹簧的动刚度相位角存在2个峰值,主要是由热交换(第1峰)与小孔产生的阻尼效应(第2峰)导致;当激励频率趋向于无穷时,由于热交换不充分及腔室之间气体来不及进行交换,故单/双腔室空气弹簧的动刚度相位角逐渐趋向于零;研究得出的模型预报方法及动态特性可以对单/双腔室空气弹簧的动刚度进行准确估计,并给出了其动刚度的频率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结论能够对空气弹簧的整车动力学匹配及设计提供正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74.
船舶中央冷却系统串级控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船舶中央冷却系统控制性能,针对目前使用传统PID反馈控制的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惯性大、经常超调的特点,论文通过对某57 000t散货船中央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控制技术的分析,利用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理论,建立中央冷却系统水力模型、稳态换热模型和动态换热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串级控制方案,并使用经典控制理论建立控制模型。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PID控制方案与串级控制方案进行对比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串级控制方案拥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并在船舶中央冷却系统的控制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弹性损伤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损伤演化方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典连续损伤理论中,通常是由有效应力概念和应变等效假设来建立损伤材料的本构方程。已经发现有效应力概念与应变等效假设存在较大缺陷,基于应变等效假设的损伤本构方程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材料的损伤行为。为克服经典连续损伤理论存在的缺陷,在严格的不可逆热力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损伤本构方程的本构展开法,推导出弹性各向国性损伤材料本构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表明,弹性各向同性损伤可由定义在细观尺度下的一个标量损伤变  相似文献   
76.
77.
舰艇蒸汽压缩空调装置最小传热面积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丰瑞  陈林根 《船舶工程》1997,(3):33-34,50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实际空调装置性能,以最小传热面积为目标,计入蒸发器、冷凝器中的传热损失、压缩机的不可逆损失,过冷和过热损失,建立了以R22为工质的变温热源蒸压缩空调装置优化模型和方法,并分析了实际舰艇水冷空调机组的最优性能。  相似文献   
78.
C.  Reulein  E.  Schunemann  C.  Schwarz  M.  Wetzel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4,(4):12-15
BMW公司在可变气门机构、废气涡轮增压和汽油缸内直接喷射等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发动机标准组合部件,未来,它们将被应用于BMW公司的所有汽油机。同时,研究证实,为了充分挖掘燃烧过程的潜力,0.5L被认为是最佳的单缸排量。因此,BMW公司针对140kw以下的功率需求.开发了一种1.5L直接喷射汽油机。介绍这种机型的热力学潜力。  相似文献   
79.
章给出了求解理想气体任意过程温度最值的一种普遍方法,并且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0.
从比耳--朗伯定律出发,本文导出了近透明介质平板的法向视在发射率的计算式,并将有关的实验与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