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41.
以罐滩滑坡为原型,设计、制作下伏软弱层的反倾边坡物理模型,进行模拟试验,研究其动力响应规律,并详细论述了物理模型试验的相似设计、试验方案设计以及模拟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比前、后两种加载方式中各测点加速度峰值与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关系,得出物理模型的动力响应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42.
物理模型方法作为科学思维方法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物理科研、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物理模型的分类和特点,使物理教学在关注知识的同时,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3.
依托沈家湾客运码头拟建二期工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基双挡板码头面板所受波浪力上托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波高(Hd)、相对波长(Ld)、后挡板结构形式、后挡板相对入水深度(t2d)均对码头面板及横梁上所受波浪上托力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将最大上托波压强的试验值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在后挡板相对入水深度≤0.65时,最大上托波压强的计算可以参考周益人的拟合公式;在后挡板入水深度>0.65时,最大上托波压强的计算可以参考过达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44.
结合苏北滨海海域实际海堤防护工程,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柔性混凝土铰链排和刚性混凝土槽型块两种护坡形式分别展开各海堤断面中消浪平台及以上堤身结构在规则波及不规则波作用下的波压力研究,并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铰链排护坡对消减波能的效果要优于槽型块护坡,更有利于海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波压力分析结果对混凝土铰链排护坡式海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45.
海湾口门外水流、泥沙条件较为复杂,进出湾水流互相交汇,这些区域建港难度较大。安海湾为一面积不足13 km2的小型海湾,拟建港区位于安海湾口门外西侧。文章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该处建港水沙条件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优化港区布置,有效改善了港区水流泥沙条件。  相似文献   
146.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比尺建立物理模型,通过试验观测不同取水保证率(97%、99%)来流工况时,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实施前后取水口及附近河段水位、流速、流态变化,分析了工程兴建对取水河段沿程水面线、工程近区水位及流场的影响,论证了工程对佛山市三水区镇西抗旱站管理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仿真技术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仿真技术综述 仿真(Simulation)技术是现代产品开发中重要的支撑技术,它是指用另一数据处理系统来全部或部分地模仿某一数据处理系统,以致于模仿的系统能像被模仿的系统一样接受同样的数据,执行同样的程序,获得同样的结果。在工程实践中,可用模型(物理模型或数学模型)来模仿实际系统,代替实际系统来进行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8.
塑料模型沙在航道物理模型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物模试验的关键材料之一,其物理性能的准确度对物模试验的参数设置及试验结果分析尤为重要。干密度就是反映塑料模型沙重力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指标,其取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物模计算结果及河床冲淤变化分析。分别对传统的测试干密度的环刀法和量筒法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提出了改进措施,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改进后的环刀法和量筒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得到了试验验证,可为相关行业的塑料模型沙试验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9.
茅尾海浅滩位于河流出口与潮水相互作用的区域,航道开发面临特殊的水流、泥沙问题。借助潮流物理模型试验,模拟整个茅尾海海域潮流情况,对开发航道方案流态、潮流场变化进行模型试验对比分析,对航道泥沙淤积问题进行计算分析。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3个方案中,瓦泾江出口航道挖深最大,航道水流增加最大,淤积强度也最大,不利于航道维护;大榄江航道方案B利用深槽,挖深较小,水流变化也不大,但航道最大横流最大,不利于船舶航行安全。鉴于在河流出口与潮水作用浅滩开挖航道将面临落潮归槽水流影响、局部流速及淤积量增加较大、航道拐弯处横流太大影响船舶安全等问题,航道开发应尽量利用横流较小的深槽,可适当进行开挖。  相似文献   
150.
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混凝土铰链排护坡式海堤排体在不同水深、波高、波周期、波浪类型及压载块体间距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展开研究,揭示了排体不同部位的失稳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深一定时,波高或波周期越大,排体稳定性越差;不规则波作用对排体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大于规则波作用;排体失稳主要发生在首尾边缘部分,而内部稳定性较好,当排体采用首尾边缘压载块体厚度大、内部压载块体厚度小的结构形式时,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压载块体间距对排体稳定性、抗冲、变形和保护岸滩能力及垫层碎石质量的选取均具有一定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