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程磊  宋军港 《中国水运》2014,(5):209-211
文中主要通过《海港水文规范》规定的波浪力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青岛某护岸所受波浪力进行对比分析,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2.
提出一种气液两相喷管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简化的气液两相喷管物理模型及给定的气液两相质量流率和期望压力分布,通过求解流动方程,从而得到满足条件的实际喷管线型。然后对所设计喷管内的流动参数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所设计喷管的正确性。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解决了气液两相喷管设计困难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3.
弧形胸墙可以有效减小斜坡堤越浪、降低胸墙顶高程,因此越来越多地在工程中采用。但在规范中对斜坡式防波堤弧形胸墙波压力计算方法没有明确规定。结合工程实例,将弧形胸墙波压力物理模型实测结果与现行规范直立胸墙波压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该工程防波堤弧形胸墙在有掩护条件下所受的波压力情况,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4.
导管架是导管架码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波浪作用下的导管架施工期的稳定性物模试验研究,给出了导管架在不同波浪作用下海上拖运时的拖缆力、现场海域漂浮时的稳定性及锚缆力、吊装就位时的起吊力。为导管架在拖航、漂浮与吊装就位各阶段的施工工艺提供试验依据,也为我国码头工程应用导管架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5.
闽江口内沙浅滩是闽江通海航道浅滩段最长,水深最浅,碍航最为严重的沙质浅滩。二期整治要求水深达到-5.8m,乘潮通2.0万吨级海轮。文章主要介绍内沙浅滩整治工程方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成果与推荐方案实施后所取得的工程效果,并提出了继续增深治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6.
陈志昌  罗小峰 《水运工程》2006,(Z1):134-140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口整体物理模型是交通部1974年批准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河口模型.在"八五"攻关研究中,运用定床和动床试验方法,为整治工程方案的确定提出了科学论证,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开工以来,继续运用整体模型、局部模型和正态系列模型对工程的分期实施、建筑物附近的冲刷、施工顺序和工程方案动态调整等进行研究.工程实践证明,多数研究成果都达到了定性基本准确、定量相对合理的结果,是工程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7.
王蛟  杨斌  陈明 《水运工程》2016,(4):94-99
对于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水动力学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方法,均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采用方便快捷且不受试验条件及尺度效应影响的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通过闸室船舶系缆力数值模拟对不同侧支孔布置形式下输水系统水动力学特性进行系统性研究,总结分析其布置原则,可为船闸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8.
通过1:16的物理模型研究了船舶进出升船机承船厢时的最大下沉量与船厢水深、船舶航速及船厢断面系数间的变化规律。提出船舶出厢过程是船厢设计水深的控制条件,建立了船舶下沉量的无量纲计算公式。通过综合比较不同船厢水深船舶下沉量及船底安全富余水深,提出了向家坝升船机合理的船厢设计水深标准。  相似文献   
199.
根据瓯江内河航道规划,已建的外雄船闸过闸船舶由300 t提升到500 t。提出采用设置帷墙格栅消能室对船闸进行改造,在不改变船闸主体结构的条件下满足500 t船舶停泊安全和闸室有效长度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1:20的船闸输水系统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船闸短廊道输水系统中设置帷墙格栅消能室的形式,不仅能缩短镇静段长度,而且能显著改善闸室内流态,使输水时间、船舶停泊条件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是一种适用于集中输水系统的消能工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200.
《水道港口》2016,(6):578-583
文章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对日照港石臼港区海岸防护工程中胸墙的越浪量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物理模型对不同高程下胸墙越浪量进行研究,确定了胸墙顶高程为7.5 m时,可满足越浪量控制要求;然后,对有无潜堤作用下,防护工程胸墙的越浪量和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极端高水位时,50 a一遇波高作用下,潜堤对后方防护措施影响较小,但是100 a一遇波浪作用时,由于波浪在潜堤处产生了破碎从而导致波高发生衰减,因此提高了后方防护设施胸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