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弧形防浪墙波浪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薛雷平  刘桦 《水道港口》2007,28(2):81-85
在斜坡式防浪建筑物中,为满足越浪与稳定要求,减少工程投资,常在堤顶设置防浪墙。通过三分力天平对常用的直立式、不同墙底高程和墙高组合下的圆弧式防浪墙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直接测量作用其上的波浪力,分析不同形式下防浪墙的整体稳定性,讨论防浪墙形式引起的波浪力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22.
分析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前提,非常重要.物理过程分析起来一般都比较困难,但具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其关键是能善于运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将物理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进行分析,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分别运用已知数据、极值条件、临界点及物理实验帮助分析.  相似文献   
23.
FDTD法建模中激励源的选择与设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蓉  张林昌 《铁道学报》2001,23(4):44-47
FDTD法建模中,除了需要在足够的网络空间中模拟被研究的媒质外,合理进行激励源的建模也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尽可能将源的特性与实际物理模型性质一致。本文给出了电流源作为激励源情况下的FDTD方程,并给出了运用FDTD法计算不同激励源下,散热片的辐射电平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叠加法得到的场反射系数小,激励源附近的场误差较大,所以激励源需要远离计算边界。不同激励源作用下,散射体的电磁特性不同,因此在分析散热片的电磁辐射特性时,需要采用SPICE或其它电路分析工具确定电路的实际电参数,根据这些电参数得到激励源模型,才可以预测散热片的电磁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24.
正确评价土的堆积稳定性,是进行工程开挖的基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砂土在三种密实度状态下的堆积稳定性及内部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理论结合物理模型实验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型开敞式码头系泊船舶在不规则横浪作用下的船舶运动规律。通过研究系泊船舶运动量随波高、周期、船舶特性等要素的变化规律,提出船舶运动量的估算公式的解析式,最后通过大量的物理模型实验数据分析,确定出系数,给出完整的系泊船舶运动量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26.
某跨海大桥桥墩基础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谨  刘芳亮  冯良平  张永良 《公路》2012,(10):61-66
桥梁水毁的最重要原因是桥墩冲刷,正确预测桥梁的冲刷深度能为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对于复合桥墩在实际海洋潮流和不规则波浪联合作用下冲刷深度的计算精度还有待提高,因此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来确定桥墩冲刷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数值计算提供的水流边界条件,利用正态模型试验的方法,测量往复流及不规则波和往复流共同作用下跨海大桥桥墩基础最大冲刷深度,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水流与桥墩不同夹角对不同型式桥墩冲刷的影响以及波流共同作用下的桥墩最大冲刷深度,从而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同类型其他桥梁冲刷物理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传统锚定板桩的计算方法以极限平衡的方法为基础,并没有考虑施工方法的影响。但在实际工程中施工方法对板桩的影响通常是显著的。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板桩的某些参数在这开挖和回填这2种施工方法下的不同表现,包括板桩的位移形变、板桩墙的弯矩以及锚固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回填法施工比开挖法施工产生了更大的板桩位移和弯矩,以及更小的锚固力。  相似文献   
28.
2012年4月16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在天津主持召开了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完成的"侵蚀性粉沙质海岸港口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的成果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依托实际工程,通过现场实测、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废黄河三角洲侵蚀性粉沙质海岸的演变规律、建港条件、港口总平面布置及防护建筑物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可信。该项目主要成果在创新性方面的具体体现为:  相似文献   
29.
温州海域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文献基础上,对温州海域水动力泥沙研究进展情况和主要的开发情况及相应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岸滩稳定、沉积过程、潮汐、潮流、泥沙、台风风暴潮、卫星遥感等的研究及温州浅滩围垦工程、瓯江南口工程、航道整治工程、30万t级航道工程、大、小门岛围垦工程、乐清湾港区工程等开发工程。  相似文献   
30.
闫勇  韩鸿胜 《水道港口》2012,33(2):113-118
利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实测水文、泥沙及水深测量等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建立了南起万山群岛、北至虎门、东起汲水门、西至珠海—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整体物理模型,研究工程实施对伶仃洋诸港口、伶仃航道、铜鼓航道及附近海域流场、潮位和水深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实施对潮流、潮位的影响仅在桥轴线上下游各4 km的范围内,对伶仃航道、铜鼓航道通航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