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224篇
公路运输   1053篇
综合类   590篇
水路运输   158篇
铁路运输   348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引起堵江事件多达两百余起,严重威胁着地震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剧了地震灾害。为此,讨论地震滑坡堵江机理以及堰塞坝的溃坝模式,并采用水力学、极限平衡理论以及渗流力学等方法,研究了堰塞坝的溃坝机理及条件。  相似文献   
992.
通过铜厂滑坡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并结合测区地质勘察资料,采用瑞典条分和相应的土力学公式对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据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3.
金刚  赵庆余姚强 《东北公路》2003,26(4):71-71,105
对东南公路木奇岭滑坡及延流水产生原因分析,提出设计方案,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在沿海地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常会有诸如海岸崩塌、海工建筑物倒塌、护岸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厦门某码头附近海底滑坡事故的经验,对该滑坡的内在原因、诱发原因、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整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5.
重点介绍三岔河滑坡的形成原因 ,抢险方案的确定以及施工方法 ,为同类型的滑坡治理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用预应力锚索桩和抗滑键处治小溪河滑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道319线涪陵小溪河口滑坡的地形、地质、水特征,采用上、下二级抗滑结构分别支档的形式处治小溪河滑坡,其中一级支档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抵抗滑坡上段下滑力,桩体截面为1.5m×2.2m,锚索采用19束φ15.2钢绞线,单桩抗滑力达3500kN。二级支档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滑键,找抗滑坡下段的下滑力,抗滑键截面为2m×3m。利用其截面大。抗剪力强和键体短,能降低弯矩的特点,抵抗滑体下段巨大的推力(单键抗滑力达9500kN),保证滑体稳定,保护了乌江航道畅通和在峡库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7.
黄土滑坡最不利滑面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在滑坡稳定性计算中,滑面位置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黄土滑坡因受含水率影响较大,常常存在多重滑面,本文研究目的就是确定最不利滑面的位置。研究方法:以宝中线某高路堤黄土滑坡为例,探讨了综合考虑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含水率、新老土层接合面和坡面开裂及鼓出控制点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滑动面的方法。根据地质钻探获得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一系列的折线滑面,依据坡面开裂及鼓出控制点确定各组圆弧滑面,从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综合,从而找出最不利滑面。研究结论:根据最不利滑面计算的滑坡推力及据此做出的抗滑桩设计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它适用于已有一定微量蠕动和变形,而又尚未发生明显整体位移,且又无法通过复杂表象确定滑动面位置的均质土体滑坡。  相似文献   
998.
襄渝铁路新建二线马鞍山隧道进口滑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勘察、选线时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指出隧道洞口选线时应避免的位置。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及滑坡性质,提出治理措施。研究结果: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铁路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结论:存在顺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严禁对坡体下部进行大面积坡脚开挖,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检算和分析论证,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于路堑两侧基岩性质相差较大或路堑、隧道段存在极软岩的情况,开挖时应进行必要支挡工程并进行边坡监测;路堑两侧土层较厚时,应先进行支挡工程,并加强对两侧边坡的监测;铁路选线时应避开两侧边坡有较厚土层或两侧岩性相差较大的沟槽;隧道洞口尽量远离沟槽,并选择基岩出露良好、无不良地质处;对于路堑边坡,在勘察阶段应调查至两侧的坡顶及坡底,必要时应翻过山顶。对于路堑边坡应布置足够钻孔,必要时可离线路较远。对于两侧岩性差别较大,存在顺层地段、尤其是沟槽的情况,在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99.
崔江利  王伟  姜彤  陈贤挺 《中国水运》2007,7(11):129-130
利用GIS技术对区域内的滑坡划分危险性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是否进行滑坡治理或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就形成了以区域滑坡空间预测为基础,对区域内的单个危险滑坡进行处理或时间预报并进行灾害影响范围预测的一整套滑坡预测预报理论。  相似文献   
1000.
波戈溪隧道进口斜坡病害成因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丰国 《路基工程》2007,(1):154-155
通过病害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斜坡病害产生原因、特征、性质,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