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推进城镇化条件日渐成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现有特大城市41个,大城市60多个,而中小城市则多达579个,更有数以万计的小城镇。专家预测,我国城镇化人口4.8亿人,今后每年将有超过1200万人口“农转非”,其中大部分人将涌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相似文献   
32.
合肥正处于向区域性特大城市转变的战略关键时期,如何选择正确的公交发展模式至关重要。在全面分析合肥在此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空间发展、土地利用以及公交需求特点,确定了一体化公交发展模式作为合肥市公交系统的发展方向,对合肥市公交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邓艳 《轨道交通》2008,(4):34-36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中国内地目前有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其中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中远期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这25个城市的总规划里程超过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未来15~20年内我国新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数将超过全世界目前地铁里程总数。单从北京来看,截至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19条,总运营里程561公里,形成“三环、四横、五纵、七放射”线网格局。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将达3万人,而现有人员仅7000余人,人员缺口2.3万人。庞大的发展规模对运营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陈尚云 《铁路现代化》1998,(3):22-27,41
本文在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城市土地利用形态的不同种类,计算城市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和空间分布,总结出反映城市出行总量距离分布的二阶爱尔兰分布模型。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较快地对城市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进行测算,作为宏观研究交通发展战略的基础。还根据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部分特大城市的出行总量的距离分布进行了实践验证,初步验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35.
饶达 《轿车情报》2014,(2):24-25
12月乘用车市场回顾11、12月连续两个月都打破了我国乘用车市场月销量最高纪录。这是因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这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和特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对限购热情大增,传出众多地方政府要汽车限购的信息,造成的恐慌性购买继续成为本月市场最大动力。恐慌性购车与元旦、春节购车高峰重叠,12月下旬本该销量更多,但统计结果没有销售加速迹象,这是藏销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滨海地区是人口聚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地质.气象作用最为活跃和敏感的地区。中国拥有18000km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km的岛屿海岸线,分布着56座沿海城市.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5座,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60.5%。所以研究滨海公路的灾害显得尤为重要。造成滨海公路灾害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气象是~个非常活跃的自然现象.也是自然环境的基本因素.它对滨海干线公路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毁坏高速公路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瘫痪。如水毁.地震等造成桥梁坍塌、地陷:二是影响高速公路正常的使用功能,造成事故隐患。如冰雪季节,道路结冰.诱发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失.人员伤亡。所以开展关于气象灾害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寻找事故规律.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最佳办法,降低和预防事故发生,对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加入WTO后我国特大城市交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分析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对加入WTO后我国特大城市的运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量快速增加,建设与智慧社会相匹配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已成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设智慧城轨的战略指向是: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大力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技术革命成果,使之与城轨深度融合,推进城轨信息化,大力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经多次讨论并反复征求领导和专家意见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于2020年3月12日以中城轨[2020]10号文件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39.
专题导读     
2010年以来,中国城市机动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交通拥堵总体状况更加严峻。很多特大城市、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呈现出从高峰时间向平峰时间、从城市中心区的个别点段向整个城区迅速扩散的态势。交通拥堵加剧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方便性和安全性,是制约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既是交通领域专家学者不断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0.
中国推进城镇化条件日渐成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化人口为4.8亿人,现有特大城市41个,大城市60多个,而中小城市则多达579个,更有数以万计的小城镇。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域内交通问题是需要优先规划解决的问题。“小公交”客车的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