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3篇
  免费   288篇
公路运输   1483篇
综合类   1245篇
水路运输   847篇
铁路运输   704篇
综合运输   18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孙雪铖 《珠江水运》2012,(21):80-80
自今年3月1日,广东海事局开展中小海轮(5000总吨及以下沿海航行海船)专项整治以来,辖区中小海轮安全形势得到极大改善。通过8个月的检查发现中小海轮安全配员缺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特征:一是平均缺员人数多。查处的90艘配员不足中小海轮需要最低配员为740人,实际配备船员444人,缺少船员296名,配员不足中小海轮缺员率为40%(296/740),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西南地区某大桥岸坡坡体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特征为地形坡度较大、坡高较高和坡体物质以粘土为主及坡体底部的古溶洞的存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这些因素对该大桥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对西南地区岩溶区修建公路或铁路桥梁的岸坡稳定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张玉芳 《铁道建筑》2020,(4):150-154
红层软岩地区铁路工程建设中滑坡问题突出。本文结合西南地区一铁路红层滑坡治理工程,利用该地区红层滑坡的现场调查结果,从红层软岩特性、地层岩性、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等多方面对该地区铁路滑坡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论述红层滑坡与一般滑坡的不同点,分析红层软岩岩体力学特性、地层主要成分以及红层软岩中的粉砂质泥岩在不同风化程度下的力学特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措施进行评价。总结得出地层岩性、地质水文、人为因素是导致红层滑坡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95.
96.
为提高船体曲面生成和修改的便捷性、灵活性,提高船型优化设计效率,并且克服NURBS曲面表征船体曲面的一些不足,提出一种基于T样条技术的船体曲面参数化设计方法。将船体曲面特征参数分为全局、船首、船中和船尾4组,依据这些参数建立T样条控制网格,用单一的T样条曲面即可完成船体曲面和局部特征造型,大大减少了控制点数量。通过特征参数直接驱动船体曲面调整,使船型修改变得直观和简便,且更具有针对性。以典型水面舰船船体曲面表征为例,说明所提方法在船体曲面造型及修改方面的能力和优势,该方法可大大提高船型优化设计效率,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98.
《中国港口》2016,(Z1):25-32
登州港(蓬莱水城)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北部,是《新唐书》记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的千年古港,为唐朝与朝鲜、日本遣唐使往来的出入港口。2005年登州港发现2艘高丽古船,历经中韩船史专家多年的共同研究表明,蓬莱4号古船为朝鲜半岛的传统平底船,蓬莱3号古船的船型为""型结构,蓬莱3号古船的船壳连接为高丽造船技术,船体结构采用舱壁、肋骨、桅座、补强材等中国造船技术,是中韩造船技术交流的珍贵文物实例,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发现的重要海洋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9.
基于青海省109国道事故样本数据,对高原双车道公路事故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从道路环境、自然环境、车辆运行情况等方面研究发生冲出路外事故、路内事故形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铁路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的受力形式,以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采用的新型梁顶混凝土锚固构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和开裂特征。结果表明:在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作用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索力作用下,C7锚固块更容易发生破坏,将其作为试验构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发现锚固块在不同张拉荷载作用下张拉至设计索力的过程中,应变增幅基本上线性增加,卸载后同样呈线性减小,说明混凝土受力处在线弹性阶段,且应力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试验荷载加载至140%设计索力时,锚固块前端倒角位置开始出现细小裂纹且随荷载的增加不断开展。当荷载卸载至0时,之前出现的裂缝随荷载的减小逐渐闭合,宽度肉眼不可见,表明该构造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且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