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38篇 |
免费 | 31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11篇 |
综合类 | 491篇 |
水路运输 | 28篇 |
铁路运输 | 3344篇 |
综合运输 | 3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149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186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79篇 |
2016年 | 80篇 |
2015年 | 124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205篇 |
2012年 | 305篇 |
2011年 | 237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57篇 |
2008年 | 329篇 |
2007年 | 197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188篇 |
2003年 | 165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在深入分析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车站综合管理平台,从生产运营管理、旅客信息服务、维护维修、安全应急等方面,进行涵盖生产、运营、服务全过程的综合解决方案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2.
姚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6)
从上海轨道交通世纪大道站所发生的一次防火卷帘门误降事件入手,介绍了世纪大道站在换乘形式上的选择,以及在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设计上相关规范的要求和做法,通过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提出了大型换乘枢纽站防火设计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3.
134.
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国内第1条深埋地铁,针对其地下车站埋深大的特点,对其车站出入口的楼扶梯设置、安全疏散、防排烟、消防电梯和大于100 m出入口通道的安全出口以及设备管理用房集中区的安全疏散、出口设置原则和要求等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35.
研究目的:当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与城区骨干线路接轨时,不同的运营模式下,车站建筑设计也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大兴线南苑西站的设计实例,解决在合理的运营模式下车站建筑规模的计算问题.研究结论:(1) 从城市发展和车站建筑方案合理性分析,接轨车站采用初、近期贯通、远期分段是合理的运营模式;(2) 从城市化和城市远期规划发展的角度,城市骨干线路应考虑远期延长或接轨的可行性;(3) 接轨车站客流以换乘客流为主,主要客流并非由车站自身周边产生的客流,不可能形成超高峰客流,因此站台宽度计算可不乘超高峰系数;(4) 接轨车站,两线运营对数不一致时,由于运力不匹配,将会出现站台上有两列车乘客等待一列车的情况,车站规模计算和紧急疏散计算都应考虑这种最不利模式.也可在高峰小时运营时临时增加行车对数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36.
王继山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9,(10):30-3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线网节点越来越成为线网规划和工程设计关注的重点,其核心就是如何选择换乘方式,使轨道交通更加高效、便捷,更好地发挥网络优势,实现各线路之间合理换乘。根据多年设计经验,提出了换乘车站发展趋势,为地铁换乘车站的建设提供新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37.
铁路车站大型地下候车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为确保旅客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排烟设计非常重要。介绍了防烟分区的划分,机械排烟系统、机械补风系统、排烟系统的控制及进、出风口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8.
欧阳冬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6):100-104
结合南京地铁3、9号线的南京站站结构设计和工程实施情况,介绍了该站的工程概况、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结构和主体结构设计。重点对钢管混凝土柱梁节点、防水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对钢管柱定位安装方法、逆作施工工序、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9.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地表沉降及既有线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穿越既有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及既有线的变形的控制对施工及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地铁4号线西单站下穿长安街,上跨地铁既有1号线开挖过程为例,在详细研究该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铁设计参数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工程分析软件对地铁开挖过程及其引发的地表、拱顶及既有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开挖施工方案,模拟动态施工过程,合理设计隧道开挖步序,并对施工中的监控量测提出建议.指导地铁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40.
为研究隧道掘进机(TBM)从施作好的地铁车站中板上整体步进过站的技术,依托重庆地铁6号线工程,设计"弧底导轨"TBM中板步进过站方案和车站中板加固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实际工况和对施工过程的监测,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TBM中板步进过站时,采用"弧底导轨"方案合理可行;在弧形导台沿TBM步进方向设置上翻梁以及梁下设置钢支撑体系,可保证TBM过站时中板结构的安全;中板结构受TBM荷载影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TBM机头作用点前方10m至后支撑作用点间的27m区域内;"弧底导轨"可有效地将TBM自重荷载传递给钢支撑体系和底板,确保中板结构的安全;车站中板内的上翻梁和梁下的钢支撑体系加强了中板结构的整体刚度,减小了变形开裂,保证了TBM过站后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