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1篇
  免费   207篇
公路运输   2222篇
综合类   1262篇
水路运输   1547篇
铁路运输   1281篇
综合运输   22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21.
本文在跟踪调研北京和张家口地区示范运营的燃料电池汽车的基础上,采集车辆的运营数据,完成了车辆运营里程、加氢量、百公里耗氢量、加氢次数、故障信息等数据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对比,针对示范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论文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和反映了2019年度京津冀地区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营情况。  相似文献   
222.
钱雅 《人民交通》2021,(22):66-67
为进一步推进航空四站计量发展,针对航空四站计量保障现状,本文特提出关于加强现场计量的几点建议:加强全寿命计量管理,加强全系统计量管理,加强与地方计量技术机构合作,加强计量基础建设等项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23.
介绍重庆江北嘉陵江防洪护岸工程高填方的强夯加固现场试验,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强夯处理高填方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分析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高填方经过强夯处理后,土体发生了较大的沉降变形,密实度和承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高填方强夯加固处理进行数值分析是可行的,能够模拟高填方地基土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224.
公路是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公路工程施工有序、顺利进行,分析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特征,分析施工现场管理的关键内容、充分的施工准备、资源的合理配置,论述实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对相关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25.
预应力CFRP加筋土路堤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运兴  尚守平  周芬 《公路》2006,(5):127-131
预应力CFRP加筋土技术是应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作为加筋材料,通过对加筋土体侧向的CFRP筋带端部进行张拉并锚固,给侧向土体施加侧向压力,进而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临长高速公路,对该试验路堤进行了沉降观测、弯沉试验测试。试验表明,该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加筋土路堤的回弹模量和加速加筋土结构沉降稳定。  相似文献   
226.
贺佳 《北方交通》2023,(10):26-29
高填方路基自重大,地基处治或施工质量控制不当会使道路结构产生较大沉降,对道路运行状况和行车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结合工程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不同施工阶段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进行计算。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十分接近,模拟计算结果准确,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227.
倪向阳 《北方交通》2023,(11):37-42
依托青岛地铁8号线鞍山路基坑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研究土岩深基坑开挖卸荷作用下周边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合模拟计算,分析不同施工阶段下周围竖向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竖向位移与基坑开挖深度及土岩的性质有关,开挖初期变形最大,大部分的累积沉降发生在素填土和强风化花岗岩中,而岩性较好的中风化花岗岩和微风化花岗岩中竖向位移逐渐趋于平稳;最大竖向变形量为13.39mm,未超过控制值25mm;地表竖向位移最大值出现在离基坑开挖面一定距离处。研究结果可为青岛地区类似深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8.
为了探索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合理支护形式,以陕西省宝(鸡)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采用单层I22b、双层I22b和双层HK200b钢架的3种初期支护形式,通过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现场量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初期支护形式的变形控制效果,提出了大跨度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方法和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预留+双层HK200b钢架分次强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灾害,避免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及频繁拆换拱;该支护体系中第1层初期支护钢架的刚度不宜太弱,以避免因其刚度不足导致的局部失稳和局部拆换问题;试验断面第2层初期支护的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61%,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40%;调整仰拱曲率对于优化结构受力和防治仰拱底鼓作用显著;基于对连城山隧道试验断面围岩压力和径向位移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支护阶段和不同刚度下的围岩-支护特征曲线,揭示了围岩与支护的相互动态作用机制和“多层分次强支护”大变形控制方法的支护作用机制;结合连城山隧道大变形处置实践,总结提出了“三台阶留核心土法+大预留、多层、分次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的大变形控制技术、“不侵限、不换拱、不破坏压密区”的大变形防控理念及“大断面、少分步、快挖快支”的施工原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29.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直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此,依托在建成都-兰州铁路典型千枚岩隧道工程,基于隧道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时程特点,考虑软岩隧道荷载特点,确定了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原则;考虑隧道测量丢失变形,提出软岩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确定方法;通过现场实测变形数据统计回归,基于一定保证率确定不同大变形等级和不同断面下的软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刚度的初期支护可以实现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前期变形稳定,但无法保持围岩长期稳定,二次衬砌应该在初期支护变形达到第1稳定阶段后施作,既可以减少二次衬砌荷载,又可以控制围岩变形;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软岩隧道变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参数差异性较大,同时在确定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时应考虑测量丢失变形;轻微、中等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1~0.2mm·d-1,边墙收敛速率小于0.5mm·d-1,严重、极严重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4mm·d-1,边墙收敛小于0.6mm·d-1,即可进行二次衬砌施作;轻微大变形段、中等大变形段和严重大变形段分别在隧道开挖45~55 d,55~60 d和80~90 d后达到二次衬砌施作标准。  相似文献   
230.
为分析石膏质岩隧道衬砌结构置换施工后的受力特征,依托杜公岭隧道病害处治工程实例,在隧道病害处治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对6个不同病害现象的典型断面新置换衬砌结构的初期支护变形、初期支护钢架应力、初期支护-围岩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等进行为期2.5年的现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新置换初期支护单独承载的3~5个月时间内,初期支护的变形速率和变形量均较小,其中5个测试断面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量最大,其分别为6.8,6.4mm;新置换初期支护钢架应力较小并且在二衬浇筑后较短时间就达到稳定状态,其中64处测点(总计72处)应力小于100 MPa;边墙芯样发现石膏、硬石膏成分的断面在二次衬砌浇筑后的26个月内,其边墙或拱顶测点的初期支护-围岩接触压力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接触压力仍有明显变化,其中个别测点经过10~20个月才能达到峰值,另有个别测点在3~8个月到达峰值后受干湿交替环境影响会出现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主要受到围岩中硬石膏的膨胀作用,石膏的吸水软化作用不明显,其围岩压力具有缓慢发展的特点,新置换二次衬砌承担了主要的围岩压力,新置换初期支护安全性较高;建议石膏质岩地层隧道二次衬砌不宜过早施作或者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置缓冲变形层,以充分发挥初期支护的承载力、减小二次衬砌承担的围岩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