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由于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存在易燃易爆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同时保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因此,通过固体电解质取代有机电解液的全固态电池有望成为目前市场上锂离子电池最安全的替代品。目前,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方面:提高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优化界面和提高稳定性,对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工艺和批量化制造方面的研究较少。全固态电池想要真正市场化应用,必须将实验室研究与工业化制造相结合。从工艺角度阐述固体电解质可行的成膜方法,以及全固态电池的制备工艺,可以为后续大尺寸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2.
吴文宏 《舰船防化》2004,(C00):24-27
本文介绍了SPE水电解技术核心部分SPE电解槽中膜、膜电极组件、集电器、槽体结构的技术关键及解决途径,SPE水电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我所SPE水电解技术发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3.
《汽车情报》2008,(7):45
日本株式会社可乐丽(KURARAY)开发出了用于以氢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车的电解质膜。公司将于2008年3月开始面向汽车厂商供应样品,并计划2010年以后涉足汽车用燃料电池领域。电解质膜通过采用耐热性高的碳氢类高分子材料,将软化温度提高到了氟类膜以上,使得耐用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4.
75.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实验首先通过溶液聚合合成带有硅烷偶联基团的共聚物,将其水解交联后直接涂敷于聚烯烃(PE)膜,再吸附液体电解质活化得到产物。由于PE微孔膜支撑作用,体系力学性能较好。通过FTIR光谱、DSC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交流阻抗、线性扫描伏安等测试,研究了材料的微观形态、化学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离子导电率较高,电化学稳定性好,使制备产品在锂离子电池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国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水电解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简称SPE)水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着重介绍了国外SPE电解水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现况。  相似文献   
77.
SPE电解水制氧(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SPE电解水制氧(氢)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重点描述了该技术主要部件--膜-电极组件和集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制备途径;同时论述了与碱水电解相比,该技术的优缺点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8.
针对一种碱性固体电解质的离子传导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对K 等离子的渗透作用.实验表明,该碱性膜工作时是依靠K 的迁移来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是一种应用于碱性环境的阳离子交换膜,且该碱性膜具有微孔结构,对离子半径小于膜孔径的离子有渗透现象.该碱性膜适用于碱性电解水制氢/氧技术,且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编者的话     
这期是“制造技术与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的合刊,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隔膜和电解质,它们是锂离子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刊登的“动力电池隔膜掣肘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内外锂离子蓄电池电解质研究进展”及“日本锂离子二次蓄电池用电解质的研发”三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隔膜和电解质的技术发展和制造企业的概况。  相似文献   
80.
粘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与诸多因素有关,如颗粒粒径、盐度、含沙量、温度、电解质、水文条件,等等.其中电解质是较重要、较复杂的因素.通过静水沉降实验,得出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与电解质的浓度成曲线关系,实验分析皂土在15‰~20‰的电解质浓度中絮凝程度最大;与阳离子种类有关表现在各种离子的水化半径不同,导致在电解质溶液中絮凝程度的不同;还与离子的价态有关,絮凝的程度随着离子价态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