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篇 |
综合类 | 96篇 |
水路运输 | 8篇 |
铁路运输 | 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断的21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患者中位年龄为38(16~68)岁。12例单中心型Castleman病中11例(91.7%)以透明血管型为病理类型;而9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中5例(55.6%)表现为浆细胞型或混合型。单中心型患者中无1例有发热症状,而多中心型患者中4例(44.4%)有发热症状。21例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12例单中心型患者术后均达到持续完全缓解。9例多中心型患者中仅有1例术后达到完全缓解,其余8例均接受了化疗,1例联合放疗。接受化疗的8例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2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2例多中心型患者转化为淋巴瘤。中位随访46.2(12.2~138.7)个月,20例患者存活,1例转化为淋巴瘤的多中心型患者死亡。结论单中心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好,预后佳;多中心型患者可转化为淋巴瘤,预后差。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其中假手术组仅行麻醉剖腹,解剖肝门。手术组血供阻断;雷帕霉素组在肝脏缺血前5min经静脉缓注5mg/kg雷帕霉素,其余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再灌注2、6、24h后,取外周血清检测肝脏功能,并取肝脏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不同时段ALT、AST、MDA和TNF-α、IL-1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雷帕霉素组不同时段的ALT、AST、MDA和TNF-α、IL-1均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24h的ALT、AST、MDA和TNF-α、IL-1分别高于2h和6h(P<0.05);6h的ALT、AST、MDA和TNF-α、IL-1分别均高于2h(P<0.05);雷帕霉素组6h和24h的ALT、AST和TNF-α、IL-1均高于2h(P<0.05)。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的SOD活性均低于假手术组,手术组和雷帕霉素组6h和24h的SOD分别为(51.42±5.19)IU/L、(49.11±5.07)IU/L和(59.17±5.62)、(58.34±5.20)IU/L,均高于2h(P<0.05)。结论 RAPA可以有效地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其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传播力强,人群普遍易感.病毒通过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进入靶细胞,经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激活棘突蛋白,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但已开展多项评估与研究.当前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境外感染人数迅速增加,境外疫... 相似文献
7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6):922-926
目的探讨年轻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2017年所有胃癌患者,将发病年龄用五分位间距法对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进行区分(45岁被确定为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的年龄截断值),分析两组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分子病理和预后特征。结果分析所获取的年轻胃癌组(n=108)和中老年胃癌组(n=216)患者的性别信息,性别比分别为1.4∶1和3.5∶1(P<0.001);年轻胃癌和中老年胃癌家族史的比例分别为8.33%和2.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与中老年患者组相比,年轻患者组以胃窦部发生病变为主,多部位发生更为常见,更多胃溃疡病史,诊断所需时间更长,以低分化腺癌为主,印戒细胞癌比例较高,BorrmannⅢ型和Ⅳ型更为多见,生存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在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EB病毒相关RNA(EBER)表达方面未见差异(P>0.05)。结论年轻胃癌患者在性别比例、临床病理及预后特征等方面不同于中老年胃癌患者,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可以考虑作为一个独特的临床群体。进一步研究年轻胃癌患者的病因和高危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弓形虫定位感染昆明小鼠海马CA1区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利用神经生物学的颅内定位注射技术,将定量(1000、2000、4000个)ME49株弓形虫滋养体,定位注射入小鼠海马CA1区(前囟后2.18 mm;矢状缝右侧1.5 mm;脑膜下深度1.2 mm),观察小鼠的发病状况以及生存时间;用Giemsa染色... 相似文献
77.
Tie-Qiang Bi Chang-Ling Ren Prakash Chaudhary Xin-Hua Liao Xiang-Ming Che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2010,22(3):208-210,F0003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iagnosis and excision for appropriately selected breast multi-focal lesions and solitary lesion by ultrasound-guided vacuum-assisted biopsy (UGVAB). Methods Among 392 appropriately selected patients, 187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lesions and 205 patients with solitary lesion were treated by the 8-gauge UGVAB from May 2007 to June 2009. All lesions were removed as completely as possible. The patients with benign pathology underwent physical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at one week and 6 months after procedure. Results During the procedure, only three patients had vasovagal syncope and twenty others complained of other intraoperative discomfort. An accurat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as obtained in all lesions. There was no apparent false-negative result among the 696 lesions with benign pathology at a follow-up of 6 months after procedure. The rates of malignant or premalignant patholog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esidual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multi-focal les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solitary lesion. If each lesion was considered as a subject of stud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UGVAB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iagnosis and excision of appropriately selected breast multi-focal lesions and can be used routinely. 相似文献
78.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6):866-871
目的评估单发大脑胶质瘤常规核磁共振(MR)检查征象在评价大脑胶质瘤高低级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结果的218例单发大脑胶质瘤患者,分为低级别组(134例)和高级别组(84例)。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逻辑回归分析评价患者年龄、性别及MR征象(包括接触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不均匀性、肿瘤边界、坏死囊变、出血、跨越中线、占位效应、水肿程度、强化体积、强化不均匀性)在高低级别胶质瘤组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组间,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01),性别未见统计学差异(P=0.864)。在MR征象中,接触SVZ(P=0.011)、肿瘤不均匀性(P<0.001)、坏死囊变(P=0.037)、水肿程度(P=0.017)、占位效应(P=0.009)、肿瘤边界(P<0.001)以及强化体积(P<0.001)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坏死囊变、肿瘤边界以及强化程度是高级别胶质瘤的阳性预测值。结论常规MR征象可用于鉴别大脑胶质瘤的高低级别;患者年龄越大、肿瘤坏死囊变越严重、肿瘤边界不清和强化体积越大的,为高级别胶质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肾移植术后患者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治疗3月,无原因发热、咳嗽,咳白粘痰;血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血白细胞计数低,胸部X-线及CT:两肺斑片状浸润影伴间质改变,治疗病情无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为洋葱伯霍尔德菌,肺活检病理:卡氏肺孢子虫感染。予大剂量复方新诺明(SMZco)针剂,盐酸氨溴索、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无创机械通气,调整免疫抑制剂应用等对症支持治疗17 d治愈。结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肾移植术后常见机会性感染疾病,易引起ARDS。早期诊断,静脉使用大剂量SMZco的综合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多系统的临床表现和肾脏病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1996年1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共78例,患者均有肾脏损害,并行肾活检,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8例中15例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均识别蛋白酶3(PR3);62例环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均识别髓过氧化物酶(MPO)。临床表现呈多器官受累:不规则发热;浮肿、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咳嗽、咯血、胸痛、肺部浸润;鼻塞伴有脓性分泌物;关节肿痛等。肾活检可见小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新月体多见。免疫荧光无免疫球蛋白或微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沉积。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联用细胞毒药物或吗替麦考酚酯,部分患者同时给予透析治疗,治疗有效率达85.9%。结论原发性小血管炎并不少见,且以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居多;患者以中老年为主;ANCA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及时治疗可逆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