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3篇 |
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34篇 |
综合类 | 235篇 |
水路运输 | 663篇 |
铁路运输 | 475篇 |
综合运输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69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研究基于等效模型的功率控制方法在雷达抗干扰性能测试中的技术应用。介绍了功率控制技术的提出背景和技术特点,重点分析了功率控制的等效模型和设计方法。详细叙述了功率控制技术在雷达抗干扰测试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62.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分解的多信号分类算法估计罗兰C接收机天波延迟的信号处理新技术。它为接收机基准点的实时设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常规接收机为了防止天波干扰,将基准点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上,导致基准点处信噪比受包络限制而较低,从而大大增加了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利用这项技术,我们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分离出了地波和天波的到达时刻。这就使得接收机能根据天波延迟变化实时选择基准点最佳位置,并能利用地波到达时刻进行周期选择。由于此法有助于增加基准点处的信噪比,减少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因而能极大地提高现有罗兰C接收机的性能。还显示了新方法较IFFF方法有更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63.
64.
介绍“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主要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抗有源干扰和光源干扰的性能,分析表明,传统的噪声干扰以及无源干扰很难起到良好的干扰效果,必须寻求其它有效的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针对船舶自主靠泊过程中遇到的环境载荷、岸壁效应、模型不确定以及控制分配误差等多源干扰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零空间的自抗扰控制(ADRC)分配方法。[方法]首先,建立船舶靠泊运动数学模型、多源干扰模型和控制分配模型,并据此设计神经网络扩张状态观测器(NNESO)实时估计船舶运动及其所受到的多源干扰;然后,引入零空间技术设计控制分配算法,并基于该方法实现先泊位外镇定再平行靠泊方案;最后,证明船舶自主靠泊系统在所提方法下所有误差信号一致最终有界,保证船舶自主靠泊过程的安全性。[结果]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轨迹跟踪效果与二次规划(QP)法近似的情况下,求解所需时间为其1.3%,艏向最大分配误差为伪逆法(PI)的36.51%。[结论]所提方法在满足靠泊运动控制精度的同时,求解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最大分配误差显著降低,保证了控制分配的实时性与精确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旨在提高舵板响应速度和效率,以满足近水面航行器在静水及波浪干扰下的深度保持和姿态控制要求。[方法]在S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更快收敛速度的改进S面控制算法,并与专家智能控制相结合,建立闭环专家控制-改进S面算法的混合控制模型,构建混合算法控制器。对比分析PID算法、S面算法、改进S面算法以及专家控制-改进S面算法在近水面航行器航行深度、姿态控制间的差异,并进行波浪干扰下的运动预报。[结果]预报结果表明:改进S面算法在静水航行控制中可提高收敛速度,波浪干扰下可降低纵摇幅度;专家控制-改进S面算法能够提高舵的控制效率,在静水中快速实现航行状态稳定转换,在波浪中有效降低近水面航行器垂荡和纵摇幅值30%以上。[结论]所提专家控制-改进S面算法对近水面航行器运动稳定性的提高适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line impedance stability network (LISN) in the electromagnetic pulse protection capability, a LISN suitable for the pulse current injection (PCI) tes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s proposed. [Methods]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eak value and fast rise of the pulse current in PCI testing, the circuit structure and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LISN are improved on the existing basis through PSpice time-domain and frequency-domain simulation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design requirements, thereby giving it good nanosecond pulse protection performance and impedance s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Pulse current protection performance test and impedance curve test experiments are then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Resul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LISN can attenuate the injected pulse current by 60 times, while the error of its impedance curve is less than 5% compared with the Type 5 µH LISN in GJB 151B-2013. [Conclusions]The proposed LISN has good impedance stability and decoupling ability, and can be used in the PCI testing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ower supply and improve the repeatability of testing. ©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9.
通过并列耦合双吊索节段模型的整体测振与测力风洞试验,研究不同间距下双吊索的整体振动行为与气动阻尼特性。引入驰振气动阻尼非线性项的动力方程模型,得到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方法。基于弹性悬挂节段模型动力响应识别出驰振非线性气动参数,并与经典单自由度驰振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列耦合双吊索在一定工况下会发生剧烈的整体尾流致振现象,结构阻尼比对其起振风速影响明显;经典驰振理论求得的气动负阻尼绝对值要小于识别得到的气动负阻尼绝对值,横、顺风向两自由度耦合失稳较单自由度驰振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70.
在计算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阻力时,阻力模型通常采用无缝线路设计规范中建议的双折线纵向阻力模型,即有载与无载分别考虑后再线性叠加,未考虑钢轨的非线性行为。在计算方法上,工程中常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有限元法建模效率较低、不便于对各设计参数的更改。为准确快速求得高速铁路整体式桥上梁轨相互作用下的钢轨附加力、钢轨位移、钢轨弹塑性分界点及整体桥墩顶位移等参数值的大小,提出更贴近于桥上钢轨实际受力的多折线纵向阻力模型,并采用建立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通过建立具有变化规律的平衡矩阵式来求解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纵向阻力值的相关参数。研究分别给出了有载、无载工况下求解整体式桥上钢轨附加应力值的规律性矩阵式,经有限元法验证,得到该方法下的温度、制动力附加应力值的误差均较小,分别为1.6%和0.5%。并结合规律矩阵式得到同时考虑有载与无载下的非线性附加力的计算方法,非线性叠加与线性叠加两方法下的总附加应力计算差值随着制动/牵引力下的梁轨相对位移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梁轨相对位移小于1.8 mm时,2种方法误差少于5%,可忽略不计,但随着梁轨相对位移的进一步增加,非线性阻力模型计算的结果则更贴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