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7篇
  免费   278篇
公路运输   2827篇
综合类   1424篇
水路运输   812篇
铁路运输   1410篇
综合运输   222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91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目的:以大(理)瑞(丽)线怒江特大桥和丽(江)香(格里拉)线金沙江特大桥为例,对高墩、大跨且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特大桥综合物探模式进行研究,在兼顾勘探深度和勘探费用的原则下,达到提高探测精度的目的。研究结论:高墩、大跨且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特大桥综合物探模式为:(1)分宏观、中等和较细三个层次的精度进行探测;(2)选择的物探方法为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或AMT)、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直流电测深法(或高密度电法)、跨孔弹性波层析成像(CT)法、跨孔电磁波层析成像(CT)法及单孔测井法;(3)工作重点放在定测(补定测)阶段、推荐方案的主墩位置。  相似文献   
92.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竖曲线混凝土梁顶推施工很少见,北京市通顺路改建工程跨越京承铁路设计采用单孔128 m系杆拱,位于R2 300 m的竖曲线上。结合该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单孔128 m竖曲线箱梁顶推施工技术特点和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4.
丁祥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48-151,155
拟建左黎高速公路在左权县黄家会村以路基形式上跨阳涉铁路黄家会隧道,采用经验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上跨路基爆破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的影响大小与单段起爆、爆源距监测点距离关系密切,随药量的减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振动速度方向和爆源与监测点的方位有关,当两者为上下关系时,竖直方向为主;通过振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确保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5.
以3种典型热轧H型钢截面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初等梁理论模型和考虑剪切变形及转动惯量影响的高等梁理论模型,分析在不同长细比情况下H型钢截面简支梁前3阶自由振动频率的差异,得出了初等梁理论进行H型钢梁自由振动分析的适用条件,该结论可供结构动力分析及动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设定的最高速度目标值突破了现行地铁相关规范最高速度的适用范围,许多在低速时可以忽略的空气动力学现象在快速时就变得不容忽视.结合目前的隧道阻塞比,给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所出现的由空气动力学效应引起的相关现象,并结合地铁自身特点进行定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以期对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对...  相似文献   
97.
详细介绍重庆跨座式关节型道岔运动系统的仿真设计过程,阐明如何在设计中布置驱动点、计算曲臂长度、布置导槽、获得台车运行轨迹。通过道岔的运动特性分析和道岔的驱动扭矩计算,全面了解道岔的运动特点和各个驱动点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98.
论述重庆跨座式单轨采用的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的构成、技术特征和在运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在采用直流1500V接触轨系统时的安全管理、安全防护措施。通过实践得出结论:在车辆段、地面正线等区域的使用中,尽管1500V接触轨系统比柔性架空网存在较高的触电风险,但如果运营公司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隔离设计,以及强有力和细致的现场管理,就能够防范其带来的风险,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9.
重庆轨道交通作为政府民心工程和绿色交通项目,历经20年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线网运营长度位居全国第五。其中,轨道交通2、3号线首次在国内引进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运营线路位居世界第一。通过对单轨交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以及创新,重庆已形成全国独有的跨座式单轨车辆、设备、设计、施工等完  相似文献   
100.
以某大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为工程背景,对钢-UHPC组合梁和钢-C50混凝土组合梁进行整体和局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整体计算中,钢-UHPC组合梁的刚度略小于钢-C50混凝土组合梁,基本组合下钢-UHPC组合梁中钢梁应力比钢-C50混凝土组合梁下降约27%。局部有限元分析中,频遇组合下钢-C50混凝土组合梁的桥面板已开裂;钢-UHPC组合梁桥面板的最大拉应力作用范围比钢-C50混凝土组合梁小,仅出现在纵肋下缘,且最大拉应力小于UHPC材料的开裂应力。钢-UHPC组合梁可大幅降低结构自重,进一步减小钢梁截面,有望解决大跨度连续组合梁中桥面板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