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151篇
公路运输   858篇
综合类   881篇
水路运输   248篇
铁路运输   241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的耐久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微观领域讨论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几个因素,如氯化物的侵蚀,混凝土的碳化,冰冻等。针对不同的原因介绍了防止问题出现的几种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82.
谈谈降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是产生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之一,边坡的失稳大多与水文地质、大气降水有关。根据有关资料,首先论述了边坡失稳与降雨历时、累积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关系,然后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降雨对岩石边坡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降低岩体强度、抬高地下水位和使边坡内孔隙压力加大。降雨对土质边坡的不利影响有降雨溅蚀、面状侵蚀和沟状侵蚀等。  相似文献   
83.
对沥青路面水损害早期破坏的认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的特征,并较详细地分析了水损害破坏的机理和防治措施,对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和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李永林 《公路》2000,(12):2-5
该文分析了经典小变形理论在大变形中运用的不合理性阐明了大变形发生的基本条件和破坏机理,提出了以煎切变形产生破坏、断裂分段是围岩在变形的形质准则;以岩体内的应变(应力)流线产生“台阶”现象作为工程研究中产生大变形的判别依据;用锚杆穿越煎切错动分离面,阻止“台阶”处剪切错动分离面的产生和发展,作为治理大变形的主要工程手段。  相似文献   
85.
针对公路路堑边坡折线型滑动,采用Sarma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然后采用解析法求解其破坏概率,对一边坡进行分析,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86.
采用抛石挤淤结合强夯块石墩处理饱和软土的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屡试不爽,效果很好,文章以深圳湾填海处理软基筑路为例,分析细夯块石墩法的成墩过程及其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87.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中碎石9.5~13.2 mm的最佳撒布量为12 kg/m~2,沥青最佳洒布量为2.4 kg/m~2;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剪切破坏变形是土工格栅的2倍多、乳化沥青封层的近3倍、聚酯玻纤布的近1.5倍。同时通过实体工程应用,验证了复合改性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良好的抗路面反射裂缝能力。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河南省路网改造中二级沥青路面构筑的回顾及其路面损坏情况调查结果,分析了导致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路面大修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对不同损毁程度的路面提出了不同维修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9.
陈中流  张国祥  张磊 《公路工程》2008,33(1):147-149,153
岩土介质破坏准则具有非线性。运用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并运用土体破坏时的速度场和虚功率原理对库仑主动土压力的上限解进行了分析,推导了非线性的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深圳市前海合作区滨海大道基坑底部砂质粉质黏土在雨季遇水浸泡后软化,发生渗漏、流砂险情。为此,对深基坑渗透的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砂质粉质黏土地基,基坑开挖时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做好防排水措施。地下水的大幅度变化能很好地反映基坑渗漏水状况,底板浇筑能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以及支护桩位移的变化;②支撑轴力随时间发展普遍呈对数规律增大,并在基坑底板浇筑完成后有所下降。当支撑轴力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增大时,应引起重视。③基坑交叉或坑中坑开挖,在基坑阳角处增加背拉梁能有效提高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使基坑变形更协调,从而更好地保障基坑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