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425篇
综合类   219篇
水路运输   263篇
铁路运输   203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何永泰  郑南翔  徐安 《公路》2021,(3):27-34
将不同掺量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加入到SBR乳化沥青中,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拉伸、动态力学、热稳定性和微观特征.结果 表明:水性环氧树脂能够提高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拉伸强度,但也会导致断裂伸长率减小;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损耗因子tanδ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水性环氧树脂能够增强复合改性乳...  相似文献   
32.
针对原有方法在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受破碎图像特征残缺的影响,存在大量难以检测的角点,在图像破碎度为40%~60%时存在特征抽样拟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大数据环境下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通过SUSAN角点检测算法这种大数据算法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进行角点检测。构建图像特征检测模型,利用构建模型对舰船尾迹破碎图像角点处实施特征检测,获取舰船尾迹破碎图像特征。通过构建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模型实现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为了证明大数据环境下舰船尾迹破碎图像高精度识别技术实现了特征抽样拟合率的提升,将原有技术作为对比实验技术进行该技术与原有技术的特征抽样拟合率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实现了特征抽样拟合率的提升,更适用于舰船尾迹破碎图像的识别。  相似文献   
33.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各种病害已严重影响到路面的正常使用及安全性能,如何针对路面出现的不同病害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是工程界较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分析水泥混凝土面板损坏原因基础上,结合夏汾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工程,提出了水泥路面病害的技术处置措施,供水泥路面设计及改造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4.
旧堡隧道穿越太古代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地质条件极差。隧道于DK28+380~DK29+630段穿过断层及其影响带,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溜渣突泥突水塌方并引起初支大变形,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结合该段地质条件,从围岩岩性特点、岩体结构特征、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及地下水共同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该隧道大变形的原因和机制,并阐述了后期施工中采取的加强结构支护、注浆加固、增设临挡护墙等处理对策,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区隧道施工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软土参数反分析方法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降预测与控制是当前客运专线设计、施工组织的关键技术,为保证沉降预测的准确程度,必须合理选取计算参数。采用黏弹塑(西原)模型模拟土骨架,并结合软土变形的大位移、大应变及渗透固结的特点,建立模拟施工过程的软土路基双重非线性固结分析有限元模型。以实测信息与计算信息的相对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引入考虑测点观测精度的加权值,建立根据多种测试信息进行参数反分析的目标函数,并采用Monte-Carlo法和可变容差法相结合的优化技术,对目标函数进行约束优化,较好地解决了可变容差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难题。通过参数分组、初步试算、综合调整等步骤,建立了分阶段多层次动态施工反分析方法,从而使反分析所得计算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参数反分析方法本构关系清楚、物理意义明确,所得计算参数能较好地反映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准确预测沉降。  相似文献   
36.
针对河口隧道洞口段工程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经验,对破碎围岩的进洞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以实例说明在破碎地层隧道洞口段如何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37.
基于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效能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作战效能的可用度向量A、可信度矩阵D和固有能力矩阵C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固有能力矩阵中反鱼雷概率这一指标进行了研究。按照悬浮式深弹反鱼雷作战物理过程,将反鱼雷概率分解为鱼雷经过悬浮式深弹阵的概率、悬浮式深弹阵探测鱼雷概率和毁伤鱼雷概率,从而建立了悬浮式深弹反鱼雷系统的作战效能模型。  相似文献   
38.
文中以一种更符合机场刚性道面实际情况的力学计算模型——移动荷载作用下粘弹性地基上无限大弹性薄板系统来研究道面弯沉的求解。应用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和坐标变换,建立求解系统的动力响应广义积分公式,把运动荷载问题转化为获取位移脉冲响应函数。利用拉普拉斯和汉克尔变换求解板在瞬时点源荷载作用下的解,再结合广义积分得到道面板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弯沉解析解。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桥面铺装原材料采集进行了动态监测和控制,分阶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目标及生产配合比设计,有效提高了沥青铺装层的施工质量,保证了路面设计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0.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施工前对隧道隧洞不良地质进行分析和超前预报,就可事先做好施工地质灾害评估与临近警报,防患于未然。据统计,我国每年开工修建的隧道隧洞多达千余座。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石家庄铁道大学二级教授、江苏交通科学院副总工程师刘志刚在《隧道隧洞超前地质预报》绪论里提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是保障隧道隧洞施工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隧道隧洞施工队伍中一直存在着‘塌方越多,地质条件越复杂'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