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4篇 |
免费 | 13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916篇 |
综合类 | 3038篇 |
水路运输 | 294篇 |
铁路运输 | 359篇 |
综合运输 | 3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97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366篇 |
2013年 | 344篇 |
2012年 | 322篇 |
2011年 | 484篇 |
2010年 | 462篇 |
2009年 | 567篇 |
2008年 | 493篇 |
2007年 | 391篇 |
2006年 | 398篇 |
2005年 | 357篇 |
2004年 | 311篇 |
2003年 | 341篇 |
2002年 | 243篇 |
2001年 | 209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4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通过总结京雄高速河北段级配碎石结构层整体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经验,提出了级配碎石结构层施工控制要点,形成了一套涵盖原材料关键控制指标的选取、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混合料拌和及摊铺碾压过程中的工艺和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级配碎石施工技术方案,可为北方地区级配碎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推广废弃钢渣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试验分析废弃钢渣工程特性,合理应用废弃钢渣,在研究废弃钢渣特性基础上,设计了AC-13、AC-20、AC-25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对比分析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试验组)和石灰岩沥青混合料(对照组)的动态模量数值。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了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代表值。与对照组相比,钢渣-碎石AC-13、AC-20、AC-25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代表值对应提高了7.93%、11.34%、11.20%。基于废弃钢渣特性设计的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比石灰岩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代表值均有提升,实测的钢渣-碎石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代表值可以用于路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3.
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公路基层施工规范推荐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常出现较多的收缩裂缝。该文借鉴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筛选出9种集料级配设计方案,对其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干缩试验,优选出干缩应变小、抗压强度较高的集料级配组成设计方案,分析了集料级配组成对抗压强度和干缩应变的影响,并对其集料级配的合理组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振动压实机理,进行了多种振动参数组合下的振动成型试验,并以密度和抗压强度为指标来评价其压实效果,最终选择了针对于该研究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振动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95.
针对级配碎石基层承载能力不足问题,研究不同微生物矿化试验方法对级配碎石强度的提升效果。试验研究了微生物矿化反应溶液的配置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固结方法的效果及其优劣性。结果表明,当胶结液中的尿素浓度、氯化钙浓度分别为1、2 mol/L,且菌液体积与胶结液体积比为1∶3时,矿化反应效果最好;对于直接拌和法,级配碎石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且干法养护方式效果更优;对于预制泥浆法时,试件的强度随碳酸钙泥浆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对于表面渗透法,在单次渗透用水量为最佳含水率两倍时效果最好,多次渗透及过量渗透溶液均会降低试件强度。3种微生物矿化试验方法中,表面渗透法的固化效果最佳,直接拌和法与预制1%泥浆法提升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96.
采用纯钢渣和钢渣粗集料加玄武岩细集料制备两种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材料,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了相应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使用纯钢渣混合料的半刚性基层材料,随着龄期的延长钢渣的活性逐渐显现,使得后期的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更高;膨胀率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钢渣半刚性基层材料具有合格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结合印尼芝拉扎火电站工程的施工,讨论如何应用沉管碎石桩综合技术.希望通过研究,确定沉管碎石桩的质量控制方法,明确该技术的施工要求,满足对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98.
99.
鉴于1994年和2002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确定过程存在的繁琐性,有必要通过回归分析,对2002年规范所提供的六个计算公式加以简化。实践表明,该简化能够满足计算要求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开裂成因机理的分析,应用平面应变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提出半刚性基层产生裂缝直到断板后,路面结构受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