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7篇
  免费   48篇
公路运输   1233篇
综合类   327篇
水路运输   356篇
铁路运输   257篇
综合运输   7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但在国家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传统的环境监测站(固定站)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环境应急监测的需求;我国已将各大中城市及突发灾害事故的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纳入预案,并将实施常态化管理;因此,环境监测车因具有机动、灵活、功能集成性的特点,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特定区域内环境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2.
针对冶金行业用全自动钢坯热送车的经济效益以及对降低碳排放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3.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塑料燃油箱已逐步取代传统金属燃油箱.通过对塑料燃油箱基本构造、功能特性的研究,论述塑料燃油箱的主要特点.就单层及多层塑料燃油箱的阻渗原理及阻渗技术进行分析,最后对塑料燃油箱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4.
针对人工岛四周砂质堤透水性强、内河水位受外海潮位影响显著的问题,为避免人工引排须选定合理的人工岛内河常水位。通过建立非稳定渗流模型,研究渗流场与渗流量随潮位变化的关系。选取近海典型潮位,采用分段求和法计算在一个潮汐周期内各种拟定的内河水位的净渗流量。对应净渗流量为零的内河水位即为最佳河道常水位,该水位为确定内河河道规模及岛内吹填地面高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专利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分析旨在发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供导向参考,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情报支撑。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内专利数据,综合利用专利计量、文本挖掘、关键词共现网络、专利地图方法,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专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稳中有升的成长期。  相似文献   
26.
上海轨道交通民用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引入系统包含了GSM、CDMA、WLAN与所有3G系统,在站厅、站台和隧道区间共用一个分布系统的POI、天线和漏缆,因此必须控制系统间的干扰。系统间的干扰主要有杂散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等三种。分别对多系统共站、共缆产生干扰的机制、隔离度计算进行分析,并提出工程上消除对关键器件干扰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7.
以某动车段化粪池实际出水为原水样本,采用SBR工艺重点对COD、氨氮的去除效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列车集便污水活性污泥法好氧处理曝气时间、DO值、进水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范围等参数。试验表明SBR工艺对列车集便污水化粪池出水中的COD仅有50%的去除效果,曝气时间超过8 h对COD去除效果的提高作用不大;集便污水NH3-N浓度在1 500 mg/L以上时,停留时间为24 h,曝气时间达到12 h,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NH3-N浓度为500 mg/L时,曝气8 h,可达到80%的去除效果;SBR反应器对TP的去除率在10%~40%之间。当进水为吹脱稀释原水,COD浓度在1 000~1 500 mg/L,保持DO值在2~3 mg/L,反应周期8 h,能够达到SBR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工况,COD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28.
田良云  宋军  乔信起  黄震  李孝禄 《汽车工程》2004,26(5):521-523,533
叙述了柴油机电控共轨式喷射系统喷油过程的试验装置及原理,实测了HEUI—A液压增压式喷油器的喷油规律,并对共轨压力和喷油脉宽与喷油量、预喷射和喷油率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9.
进气预混甲醇降低柴油机碳烟与NOx排放的影响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春德  李云强  王银山  段峰  吉庆 《汽车工程》2004,26(6):635-638,685
在485QDI自然吸气直喷式柴油机上研究了不同喷嘴、不同供油定时、不同喷醇的起点对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碳烟、NOx排放和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降低碳烟和NOx排放以及提高燃油经济性,与燃用纯柴油的发动机相比,进气预混甲醇发动机的柴油喷射定时可以保持不变或稍小,但燃油喷嘴的孔径应适当减小,预混甲醇的发动机负荷起点应适中。  相似文献   
30.
高压共轨喷油器精密偶件的泄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尚勇 《汽车工程》2004,26(6):666-670
高压共轨电控喷油系统中,随着燃油喷射压力的大幅度提高,燃油的粘度-压力效应、粘度-温度效应凸显。作者分析了高压共轨喷油器精密偶件中的泄漏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考虑了燃油的粘压效应、粘温效应后实际的泄漏量并不十分严重;如果考虑油液的极化效应、进口起始段的效应以及环形槽的影响,实际泄漏量可能还会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