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59篇
综合类   142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于淑敏  罗秉礼 《公路》1998,(12):46-47
在《混凝土相间界面破坏的连续损伤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以硅藻土为填料的沥青路面混合料的结合强度与稳定性。通过试验表明,用硅藻土陶粒不仅可代替优质矿粉,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02.
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是检验其路面质量非常关键的方法,但却没有相应的检验标准.笔者依据大量的钻芯芯样的马歇尔试验结果,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石灰岩沥青砼的钻芯取样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系统的分析,并研究了沥青砼各性能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并对芯样马歇尔试验结果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03.
文章对Strata@反射裂缝吸收层系统在国内应用中的设计、施工控制及应用实例作了系统的介绍,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和应用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了该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控制点。同时分析了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4.
用粘弹性理论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根据同济大学提出的四单元五参数模型,采用沥青混合料变形的粘性部分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认为四单元五参数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并根据动蠕变实验推出模型中的粘弹性参数,导出了模型中五参数与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5.
沥青混合料级配曲线走向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不同级配曲线走向决定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从而影响其各项力学性能。本文以SMA 13为例,在规范级配曲线范围附近选取5种代表性走向和5种随机走向,根据分形理论定量计算这10种级配的分形维数。通过沥青混合料的65℃车辙试验,指出代表性级配走向的分形维数与其动稳定度是线性相关的,提出回归公式,根据此回归公式预测5种随机走向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值。  相似文献   
306.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与级配曲线特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与级配曲线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证明了级配因素是导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发生变化的关键因素;此后,通过变化粗、细集料内部结构及关键筛孔通过率,借助秩和检验方法,对马歇尔稳定度与级配曲线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揭示了马歇尔稳定度随级配曲线特性的变化规律,为沥青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提高和设计阶段的性能预测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7.
目前,研究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是以动稳定度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标仅考虑了压实沥青混合料后15 min的永久变形率,缺乏对全过程的最大永久变形量的考虑.提出以动稳定指数(DSI)作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了行车速率、车轮荷载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使这一高温性能评价指标与工程实际中车辙形成规律相一致.结果表明:动稳定指数(DSI)指标的提出,有效避免了高温性能差别明显而动稳定度基本一致的不合理情况,使之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评价具有更好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308.
针对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特性,以该地区普遍采用的AC型沥青混合料为对象,通过分析车辙影响因素,充分考虑路面温度、交通轴次、结构层剪应力等综合作用,借助室内车辙试验、ABAQUS有限元分析和ALF(Accelerated Load Facility)加速加载试验构建了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疆地区环境特点和交通特性,确定了新疆地区车辙预估模型参数,实现了新疆地区不同分区的车辙预估,进而结合车辙深度与动稳定度关系模型,提出了用以评价新疆地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动稳定度标准。该标准可供新疆地区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09.
为判别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级配组成与高温稳定性之间的联系,采用骨架接触度SSC(stone-on-stone contact)来评价粗集料之间相互接触的密实程度,通过大量实验得出SSC与动稳定度之间的具体关系,为沥青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10.
传统观点认为纤维是SMA必不可少的成分,在设计无纤维SMA-10过程中,通过对几种不同级配混合料的稳定度及动稳定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混合料的粗集料含量,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增加矿粉用量,可同时提高混合料的稳定度及动稳定度.因此,选择合理的级配,控制关键筛孔的通过量,适度增加矿粉用量是提高SMA混合料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