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58篇
综合类   141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1.
采用共混、接枝改性技术,将硫、EVA及功能成分按不同比例共混合均匀后制成复合改性剂.所制得改性剂可在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直接采取干拌工艺,或采取湿拌工艺,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拌和温度降低幅度为30℃~50℃,易于拌和、摊铺和碾压,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等废气物的排放,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312.
为提高表面层沥青路面抗滑安全性能,文章提出一种适应广西高速公路高温潮湿环境以及重载交通作用下的机制砂SMA-13混合料配合比,并验证分析了机制砂SMA-13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及抗滑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13.
根据我国的标准车辙试验和不同厚度试件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长时间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与标准车辙试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厚试件车辙试验和标准厚度试件车辙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指导野外切割的厚试件车辙试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314.
吴博 《北方交通》2020,(7):63-66
针对水泥灌浆半柔性路面结构内部易收缩变形、开裂等问题,通过水泥灌浆料添加氧化镁膨胀剂对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镁膨胀剂增加,水泥灌浆料的初始流动度、30min流动度先增加后降低,3d、7d、28d龄期抗压强度都逐渐降低,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先增加后降低、低温抗裂性逐渐增加;当氧化镁膨胀剂掺量为4%时,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干缩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15.
为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层产生车辙的高温临界温度评价方法,在30℃、40℃、50℃、60℃、70℃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现场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单轴贯入试验和三轴围压动态模量试验评定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范围内(车辙临界温度±10℃),单轴贯入试验的贯入强度可降低50%,而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和三轴围压...  相似文献   
316.
在将SBS改性沥青抗滑表层应用于老路养护改善工程中,可利用马歇尔试验的残留稳定度、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以及冻融劈裂试验的强度比,对SBS改性沥青抗滑表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SBS改性沥青抗滑表层在沥青老路改造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17.
为研究超标准(高温重载)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以及优选适用高温特重荷载路段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通过改变车辙试验温度与荷载工况进行车辙试验,模拟路面实际受到的高温与重载。选取矿料种类、沥青种类、抗车辙剂NRP掺量、级配类型4个因素,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车辙试验方案,使用动稳定度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优劣。通过极差分析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确定优选组合;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拟合3种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与抗车辙剂NRP掺量、级配类型、温度和荷载因素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个影响因素在超标准(高温重载)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NRP掺量>级配类型>沥青种类>矿料种类;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最优组合为玄武岩矿料、SMA-13级配、1.5%NRP掺量、SBS改性沥青;多元回归关系式经验证,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